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去年委託學者在園區內進行昆蟲調查,昨日總結發現,共確認出三百九十四種昆蟲,其中有卅五種新記錄種、十一種新種,還有大約一千兩百種昆蟲未確認名稱,如此豐碩成果,驗證此地擁有高度的昆蟲多樣性。
墾管處為建立園區內昆蟲名錄,去年委託立德大學博士藍艷秋團隊,在高位珊瑚礁森林、南仁山、欖仁溪及香蕉灣等國家公園土地內進行調查,發現新種與新記錄種昆蟲正匯集國內外專家進行撰寫發表中。
墾管處表示,記錄昆蟲中成果最豐碩要屬蝽象,目前發現包括一百廿七種陸生蝽象,其中至少有十種新種,新記錄種大約有卅五種,比例高達三分之一,說墾丁是蝽象的天堂也不為過。
其中有一種蝽科新記錄種,主要出現在墾丁常見的草海桐上,只要撥開草海桐葉片,多能發現有著鮮橘外表、黑色斑點的蝽象聚集在一起吸食汁液。另外,在去年發表的新種「之字形窟蚊獵蝽」,目前僅在墾丁高位珊瑚地形的熱帶季風林中發現過。
此外,研究人員利用「人工糞便陷阱」方式,也調查到鞘翅目糞金龜亞科共廿三種,其中有一新種,主要在出現在森林遊樂區與南仁山上。墾管處對於成果相當滿意,目前還有約一千兩百種昆蟲還未確認名稱,肯定的是,未來在墾丁地區,將會有更多的昆蟲被發現與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