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與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分別委託專家學者,調查台灣山椒魚各地區族群差異,發現全台第五種名為觀霧山椒魚的物種,九十七年已由國際期刊發表為新種;雪管處推動就地保育、棲地營造,今年將整建遊客中心成立國內首座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鍾銘山表示,台灣山椒魚棲息地條件嚴苛,鑑於近年來地球暖化,棲地逐漸被外力破壞,這個冰河時期來到台灣的孑遺生物,估計目前約僅一千隻左右,而觀霧是山椒魚分布最北的地區,整建以山椒魚為主題的生態館有其必要性。
雪管處每年執行多項保育研究計畫,包括武陵地區的櫻花鉤吻鮭和觀霧山椒魚,及生態環境監測研究和人文調查,這兩項物種的研究成果最受矚目,成果也最顯著。
學者長期研究,台灣有五種山椒魚,其分布多與山脈有密切關係。阿里山山椒魚分布在阿里山、玉山和中央山脈;台灣山椒魚分布近合歡山的中央山脈;楚南氏山椒魚在奇萊附近的中央山脈;湖南山椒魚在中央山脈的南湖大山和中央尖山附近;觀霧山椒魚僅在雪山山脈。
由於山椒魚來自冰河時期,後來為尋求低溫環境而往二千公尺以上、平均廿度以下的山區棲息。而觀霧山椒魚最早於新竹五峰被發現,並於九十七年確認為國內第五種,旋即在國際期刊被發表新種,同年七月由農委會所公告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野生動物。
觀霧山椒魚活動於雪山山脈北部一千三百公尺以上、潮溼有水的環境,因對棲地變化的敏感度很高,可視為生態環境品質及氣候變遷的指標生物。
鍾銘山說,以山椒魚為主題的生態中心,未來可提供研究人員作為研究平台,使觀霧和其他種類山椒魚的生態更廣為人們所瞭解,而周邊棲地營造更可保存觀霧山椒魚的基因,再結合引導式小眾的生態旅遊,讓民眾可更近距離的觀察山椒魚生態,發現台灣原生之美。
生態中心預定下半年啟用,具備靜態展示台灣山椒魚生態、圖片和生態保育宣導、解說等多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