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意想不到酸菜能吃,也能成為永久典藏的藝術品!酸菜的故鄉大埤鄉一群阿公、阿嬤創意不輸新人類,將醃漬過的酸菜編織成花籃、提袋,佐以紙粘土成為獨特立體浮雕畫,甚至舖整成衣服,自然紋理極具飄逸感,看似細緻紗布棉料,栩栩如生。
大埤社教站整合數位機會及樂齡學習中心,串聯鄉內北和、聯美、南和等十五村成雲一五七線產業文化生活圈,推廣並提升在地產業特色,佔全國九成產量的酸菜成了居民發揮的素材。
總幹事劉邦欽不諱言,初拋出酸菜用途問題時,「吃啊!還能幹嘛?」阿公阿嬤的答案除了吃,還是吃,不過,經老師引導深入思考酸菜又名「長年菜」,以及其韌性特質時,大家開始有不同的想法,編織素材是激盪出來的最大公約數。
於是有人編成菜籃、花籃,也有人編成提袋,編法各異,色澤自然,搭配上色彩鮮艷的紙粘土,拈朵微笑的花,便是一幅絕妙立體壁飾。六十六歲的阿嬤徐雪華慧心巧具,信手拈來就是一尊典雅女神,飄逸衣裙也是以酸菜成形,紋路細膩得令人拍案叫絕。還有幾可亂真的鳥窩,同樣化腐朽為神奇。
劉邦欽指出,阿公阿嬤還會比賽能讓作品保存得最久,動腦激發出各種防腐方法,年紀最長的阿公黃倉齡建議上漆,陳英阿嬤把酸菜鹽分洗去再曬乾,技高一籌,保存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