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淡水老街福佑宮旁小巷子轉進,沿階梯拾級而上,彷彿來到九份山城,文創小攤擺在兩旁百年老屋前,耳邊不時傳來吉他、非洲鼓和樂手歌聲,每個月第二個周末舉辦的重建街市集,充滿藝術氣息,散步在清代土埆厝、日式紅磚樓間,遊客大讚:「這才叫真正的『老街』嘛!」
■ 第一商店街 繁華一時
重建街是淡水第一條商店街,清朝時稱九崁街,早期是山上農人將農產送往市集的交通要道,街上有產婆、糕餅店、理髮院、棺材店、金紙店等,生老病死、婚喪喜慶一應俱全,曾是淡水最繁華的商圈。
後因交通重心轉移而沒落,前年又因道路拓寬工程,拆掉了數間老屋,讓當地文史工作者相當不捨,努力奔走下得以暫時保存。重建街在短短500公尺內,就有數棟市定古蹟、歷史建築和百年老廟,十分難得。
■ 創意市集 注入活力
因為喜愛重建街的古樸,當地人和在淡水念書的學生自發擔任志工,籌畫創意市集,要讓老街活起來,把重建街打造為「重建國小」,自製精美校園導覽DM,免費發給遊客,將街上老屋化身為校長室、合作社、家政教室等,一一介紹歷史背景,即使沒有在地人帶路,也能明瞭過往風華。
重建街有個浪漫傳說,14號老屋旁的紅磚窄巷,被淡水人稱為「戀愛巷」,因為寫下《阮若打開心裡的門窗》的牙醫師兼文學家王昶雄,和畫家陳敬輝的弟子林玉珠,兩人談戀愛時,王送林回家必會走過這條小巷,因而得名。舉行市集時,這裡還有街頭粉筆創意塗鴉,展現年輕活力。
■ 老屋林立 居民親切
街上現存幾棟老屋,包括重建街8、10號的許順記,曾是淡水最大的金紙店,以前商店沒有招牌,便將店名刻在街屋立面上。14號的香草街屋是市定古蹟,現以 推廣香草栽培與在地農產品為主。31至37號的四連棟,是清朝末年的老房子,據聞建材大多從大陸運來。48號的布袋戲主題館,雖不是老屋,但收藏上百尊布 袋戲偶,館長鄭秀香非常熱心,免費解說、教玩戲偶。
屋外擺攤兩天只要50元,因此吸引許多創意小攤進駐,當地人林文娟從市集初創就參與,「我也是參加市集後才知道重建街,這條街很有味道、有文化氣息,我在這裡擺攤,不是為了賣包而賣包,而是因為這裡也有許多當地居民會來,大家互動很親切,和逛中正路老街感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