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鄉向來是安靜純樸的客家庄,沒有產銅也沒做鑼,每年只有11月白茫茫的杭菊綻放時會稍微受到遊人關注。不過最近銅鑼名號鏗鏘有力,高速公路銅鑼交流道近日開通,串起甫開幕不久的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客家大院,輕鬆連結銅鑼的旅遊動線,新建設、老產業紛紛活絡起來,展現傳統客家庄無窮的潛力。
■從樟腦小鎮 到科技園區
抵達銅鑼火車站立刻可以感受到台灣典型小鎮的緩慢節奏,火車站內部非常典雅,挑高的大廳、長條木椅、火車時刻表以及玩著手機等著火車的旅人,構成小鎮車站典型風貌。一出車站即是安逸的小鎮景觀,一棵樹、兩台計程車、一個立著石球的圓環,以及小鎮必備的「中正路」。
計程車司機看見我們拿著相機,忙指著車站另一端說:「你們可以去拍那個老房子,那是朱天衣外公以前住的地方,是個診所,很美。」很訝異司機大哥竟然不是立刻攬客,而是熱情的介紹銅鑼小鎮。
3分鐘的腳程即可走到洋溢日式風情的「崇光診所」,秋日和煦的陽光和老房子映照成溫暖的畫面,只是一踏進院子就看到狗兒兇狠的狂吠,老房子的門口立了小小告示:私人宅邸、請勿擅入參觀。雖只能看外觀,但老房子流洩出的靜美氣息感染了整個街區。
■客家園區 傳統跳進太空
繞了小鎮一圈,然後搭計程車去最近甫開館的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司機大哥說:「如果你們周末來,火車站前都有免費接駁車到園區,就可以省錢。」怎麼計程車司機那麼不想賺錢啊?15分鐘的車程、150元的車資,但旅程是大躍進,幾乎是從客家的傳統時代衝進了太空年代。
客家文化園區位在往九華山的銅鑼科技園區,鋼骨現代建築盤據山頭,猛一看還以為到了太空總部。
跳脫一般客家文化園區紅磚、圓樓、花布紛飛的設計,文建會在銅鑼建造的客家文化園區很有時尚感,從入口的空橋就令人大開眼界,穿透性的設計有漫步在銅鑼山頭的幻覺,往上一瞧,象徵客家元素的桐花以抽象彩色玻璃的形式鑲嵌在透明的走道頂端。
■運用客家元素 玩設計
偌大的園區將客家文化的傳統到當代設計做了鉅細靡遺的呈現,當中幾個互動設計很受遊客歡迎。
遊客可拿起圓盤式撥轉的公共電話,會聽到話筒另一端有客家阿婆溫暖的用客語提醒遊客天冷要穿衣、吃飯要吃飽。兒童館則特別設計符合兒童高度的廚房大灶,讓小朋友不用踮腳就可以認識傳統的客家廚房格局。
除了生活體驗,園區的展示空間在在可以看到設計與科技的結合,最後的文化創意產業館展示運用客家元素打造出的筆記本、杯組、器皿等設計,導覽員指出,這些跳脫傳統的設計呈現玩「美」客家的一面,銅鑼鄉近期開幕的文化園區和客家大院,都是要讓旅人見識和現代精神巧妙融合的客家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