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動關注兒童營養健康的「雀巢健康兒童全球計畫」推出兩年升級延伸計畫,根據合作推動計劃的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顯示,家長在孩童飲食教育所面臨的三大挑戰,分別是小朋友用餐不專心、好吃零食及偏挑食。因此「雀巢健康兒童全球計畫」在兩年升級延伸計畫中,於暑期特別推出由家長與孩童共同參與的「食全食美養成班」親子暑期營,期盼藉此幫助孩童養成正確飲食習慣。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過去三年執行「雀巢健康兒童全球計畫」的過程,成果豐碩,但同時也發現孩童的飲食觀念可以被塑造,但家長卻常常沒有跟上腳步。
針對計畫內的學童及家長進行的「兒童生活及飲食」問卷調查發現,儘管「雀巢健康兒童計畫」持續溝通,卻有46%的家庭沒有供應五穀雜糧類飲食;而計畫實施前有 79%的家庭有固定存放零食和飲料的狀況,在三年計畫之後仍有 47.8%的家長習慣依舊。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雖然在校園落實的部分推行的相當成功,但部分學生回到家庭後,因為家長無法配合準備健康的飲食,而造成計畫的缺口。
許主任表示,兒童身邊的大人肩負了替孩子飲食均衡把關的重要責任,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家長反而容易忽略三餐的營養均衡。這樣的情況,令推動「雀巢健康兒童計畫」的台灣雀巢及董氏基金會感到相當憂心,並開始思考對於家長認知的「再教育」。所以在今年開始的兩年升級延伸計畫中,特別邀請家長與孩童一起參加「食全食美養成班」親子暑期營,讓家長及孩子們能夠有一個不同以往的健康假期。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家長在兒童飲食教育所面臨的三大挑戰,分別是孩子用餐不專心、好吃零食、偏挑食,也有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吃飯吃太慢而感到困擾,而兒童除了普遍不喜歡葉菜類料理外,也最討厭苦瓜、茄子及青椒三種蔬菜。許惠玉表示,在「食全食美養成班」親子暑期營中,透過親子間的同步互動與學習,問題改善的成效良好;許多參與的家長發現,孩子在參加養成班中的DIY料理課程後,除了更認識各項蔬果及食材的特性,也能專注於品嚐自己手做的料理,並樂意主動挑戰自己原來不喜歡的食物。
而董氏基金會也特別於課程中傳授家長「十大FUN飯技巧」,運用親子共餐互動,有效地幫助小孩克服平常不敢吃的食材,進而達成營養攝取均衡的目的。許惠玉建議,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家長可試著耐心陪伴,與孩子聊聊天,也能讓孩子轉換用餐心情,樂享健康美味。
十大「FUN」飯技巧:
祕訣一 多看多聽多試
帶孩子熟悉各類食物的顏色、形狀,解說營養素對健康的好處,鼓勵孩子試吃、常吃,用愉悅的表情吃給孩子看,讓孩子有樣學樣慢慢愛上食物。
祕訣二 好看更好吃
對孩子而言「外觀」勝於「口味」,悅目餐點會讓孩子愛不釋口,可用模型做車子造型飯糰,再裝飾鮮豔蔬果,飯量少的孩子,還會因一餐可吃完兩、三輛「車子」感到成就非凡!
祕訣三 好心情好胃口
別在餐桌上訓話讓吃飯變成壓力,改聊聊趣事,心情開朗食物會變好吃,更增加親子互動;孩子生病時別試新食物,容易與不舒服的感覺劃上等號。
秘訣四 食物變身秀
變化烹調方式保持食物新鮮感,訓練孩子的多元口味;將較不討喜的食物如青椒、洋蔥等切碎,或混搭其他食物,可以轉移注意力,提高接受度。
秘訣五 想像力量大
吃飯像遊戲有趣,孩子對食物會更熱情!天馬行空編故事,用劇情引導孩子嚐試食物,如請小白兔來家裡吃紅蘿蔔;玩出好食慾,還能啟發創造力。
秘訣六 參與改變一切
帶孩子上市場、進廚房,一起洗菜、包水餃,孩子熟悉後會對食物感興趣,更喜歡吃自己做的菜,並懂得珍惜、重視食物。
秘訣七 明訂遊戲規則
零食孩子都喜歡,只要「量」和「頻率」適當,偶爾吃也無妨,但記得明定規則,如多久可以吃一次,且吃完正餐才能吃;別把零食當獎勵,連結錯誤的正面印象。
秘訣八 多鼓勵不強迫
讓孩子選擇喜歡的健康食物,搭配一兩樣新食物,鼓勵孩子嚐試,自己決定吃多少、剩多少;偶爾胃口缺缺別緊張,一兩樣不吃也沒關係,重點是攝取均衡營養,不一定要把盤子清光。
秘訣九 健康吃快樂動
先玩再吃,食物會變好吃,活動消耗熱能也容易飢餓促進食慾;可以玩耍、騎車或做伸展操,出汗後喝白開水也有益新陳代謝。
秘訣十 一起吃最好吃
讓「在家吃飯」成家庭共識,從小養成孩子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美食親情兼具的餐桌,是最幸福的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