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的展期,廿九日即將結束,四月移師高雄展覽。美國南加大副教授裘芮(Elizabeth Currid)寫的《安迪沃荷經濟學》,採訪上百位美國文創產業人士,揭開沃荷成功的關鍵。沃荷自己在一九七五年發表《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談他的藝術商業觀。兩本書中文版都在這段期間引進,引起相當討論。
「文化創意產業」一詞近來備受矚目,其實沃荷早在六○年代就作了示範。他與流行文化掛勾,創造龐大金流。裘芮在《安迪沃荷經濟學》指出,藝術與文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及藝術文化可以創造出來的龐大利益,一般人難以想像,就連許多經濟學者也仍無法猜透。
裘芮目前是美國南加大政策規畫及發展學院副教授,研究文化經濟及城市經濟,並提出紐約是全球創意轉運中心的說法,啟發她研究想法的祖師爺正是沃荷。
裘芮指出,當年她無法抗拒父母的命令前往匹茲堡念她口中的「呆子科技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後來得知沃荷念過這所學校才釋懷許多。
她表示,沃荷對文創產業的啟發,來自於他的「工廠」。「工廠」不但是他製作絹印版畫的工作室,也是明星、歌手、藝術家聚會的場所,扮裝皇后和變性人在這裡不會遭受歧視,反而成為創意的來源。大家在這裡夜夜笙歌,談論奇思妙想。也因此,七○年代開始,夜生活幾乎可說是美國時尚、藝術、電影、音樂和設計產業的動力火車頭。
裘芮認為,如果沒有這些繁複多采的夜生活,創意就不會存在,甚至不會這麼成功。真正決定紐約文化創意價值的場域,不是音樂廳也不是博物館,而是凌晨兩點才開始營業的夜店或酒吧。
安迪沃荷早在一九七五年發表《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暢談他的藝術哲學,也闡述他對金錢名利的觀點。
他直言:「在商業領域出類拔萃是最令人著迷的一種藝術,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
這些話讓世人認為他是俗不可耐的勢利鬼,但正因他看到藝術與商業之間的橋樑,才啟發後人對「商業藝術」的經營與操作法則。
沃荷也說,很多人以為「工廠」以他為中心,其實正好相反,他只是付房租而已,門開著,許多人來,就這麼單純。沒想到就這樣子為文創產業開了扇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