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住哪裡?」「住後壁(與台語後面同音)啦!」「哪裡的後面?」後壁鄉民很習慣這樣的對話,直到無米樂紅起來,從此自我介紹變成了「無米樂故鄉」,對方才比較會有概念。
後壁因位於頂茄苳後面,久而久之「後面」變成了地名。鄉裡還有許多淳樸地名見證昔日產業,「菁寮」過去種植青仔作染料,有許多染布草寮,「墨林」當時人才出眾,因此以墨客林立為名;「後 」則因為製糖草寮多,又位於在菁寮之後而得名。
「長短樹」、「白沙屯」是當地人常拿來開玩笑的地名,前者台語唸來像「正在癢」,後者像是「抓屁股」,兩地相隔不遠,於是趣味地名總是被連在一起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