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朋友跟我說,台灣糕餅只有兩種味道,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的,我聽了真是替這些糕餅叫屈!」今年卅九歲的張尊禎笑說,這就是她花了五年時間研究糕餅並寫出《台灣糕餅50味》的動力之一。
「我們現在吃蛋糕很稀鬆平常,但爸媽那一代生活辛苦,小時候吃餅是很珍貴的記憶,我阿嬤品嘗肉餅的滿足模樣,我至今無法忘記…」她說:「所以我想把那一份珍惜,和傳統餅鋪的用心與作法,完整呈現出來。」
翻開《台灣糕餅50味》,滿溢的幸福與感動撲面而來,張尊禎用親切的文字,帶領讀者一口一口領略台灣糕餅的美味和故事,也從一代一代的傳承和回憶中,切出一條台灣飲食文化的縱深。張尊禛曾任多年記者、主編,編過近百本旅遊叢書,二○○四年出版第一本書《台灣老字號》,深度介紹卅多家傳統老店。
五年前她辭去工作,考進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所,以「台灣餅食」為畢業論文主題,以「六十年老店」為篩選標準,走遍全台甚至離島的老餅店考察。《台灣糕餅50味》就是自紮實的論文重新編寫而成。
「我不只介紹店家,還讀了很多台灣史,在考證中發現更多有趣的材料!」
例如「鹹光餅」相傳是明朝士兵攜帶的兵糧,卻在台灣廟會祭典上轉化成保平安的象徵。一串串掛在官將陣頭胸前的「鹹光餅」,總吸引信眾上前搶食。
而張尊禎為了追尋「水晶餅」的身世,她一路從淡水、北港找到嘉南地區的餅鋪,想挖掘最原始的作法。她也讚嘆,觀光發達後,老店第二代、第三代結合行銷概念發展出的「伴手禮」,樣式多得讓人驚嘆。
她笑說,寫論文期間,全家出遊時,往往先生在旁帶小孩,她跑到餅店採訪,「現在一進店裡,我能用眼神掃射,一下子看清店裡有哪些餅!」書中所有讓人垂涎欲滴的照片,也是她把糕餅一一買回家,在家裡廚房變換各種餐盤,就著窗邊天光親自拍攝。這時孩子總在旁童言童語:「媽媽我要吃這個!」幸福感不言而喻。
她認為,在華文世界,沒有一個地方的糕餅文化比得上台灣,「因為這份滋味,還包括了老闆的經營理念、老師傅的純熟技術,以及民俗廟會裡信徒們等著分餅的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