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面傳統一九三九年終結後,目前文面長者幾近絕跡,只剩下不到十人。十三行博物館即日起到十一月廿一日推出「彩虹的約定-台灣文面民族特展」,展出文面長者的相片臉譜,還有傳統文面用工具,講述文面背後的故事。
文面是台灣原住民過去普遍的風俗文化,如泰雅族人就相信,人死後會通過一座彩虹橋,在橋的另一端會有祖先等候。文面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讓祖先可以辨識自己的後代族人。文面同時也是成人重要的標記,不過女生要會織布,男生則要學會打獵,才能得到文面的資格。
一九一二年,當時治台的日本政府頒布文面禁制令,強迫泰雅族人禁止文面。為了延續傳統,族人與當局展開長期抗爭。但一九卅九年最後一名婦女完成文面後,文面的傳統就被迫終結。
這次展覽由原住民文史工作者馬騰嶽提供近卅幅原住民文面臉譜照,每一幅背後都是一段故事,可惜當事者多已不在人世,全台僅存的文面國寶不到十人。
館方指出,其中一位相片主角頗有時代意義,日治時期已禁止文面,但當時仍是少女的主角認為文面很美,私下背著父母文面。由於文面風險高,常常引發皮膚壞死,愛美少女不怕疼痛,寧願文面後一個月不出門,因為臉腫不能受風吹,只能喝流質食物。顯示無論何種時空環境,女性的愛美天性都是一樣的。
現場還展示有兩百年歷史的文面工具,以及象徵成年的傳統織布機及獵刀,帶領民眾探索文面這項逐漸失落的原住民傳統,背後所代表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