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他鄉—高更」特展廿七日台北市立美術館登場,八十六件展品借自八個國家,來自英、美、法共十位美術館館長與策展人近日陸續來台「坐鎮」,法國奧爾良美術館館長巴雷斯特羅(IsabelleKlinka Ballesteros)更親自帶著重要館藏《葛羅奈克的饗宴》來台。
《葛羅奈克的饗宴》內容描繪圓桌上的橘色金盞花、布列塔尼糕餅、蘋果和梨子等水果。受到日本浮世繪影響,高更以黑線勾勒形體輪廓,因此花和水果看起來就像是「貼」在桌上似的,呈現平面化的視覺感受。
「這幅畫是高更擺脫過去印象派風格、透露出自我風格建立的開始」,伊莎貝爾指出,「高更的繪畫觀念是拒絕仿照自然,強調『心』和『靈魂』;『似真』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感情放進去,他的觀點影響了那比派、畢卡索甚至野獸派等藝術家。」
一八八六年高更首次造訪法國西部布列塔尼地區的小漁村阿凡橋,住在「葛羅奈克」這家對藝術家友善的旅館。為了答謝旅館女主人瑪莉.珍妮,每年八月十五日「聖母升天日」這天,藝術家慣例送給女主人一件自己的作品,掛在旅館餐廳裡當禮物,《葛羅奈克的饗宴》就是高更一八八八年致贈的禮物。
雖然女主人收下高更這份贈禮,但是,這幅畫在當時顯得太過前衛,伊莎貝爾說,女主人後來將這幅畫賣給「那比派」畫家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一九六四年,奧爾良美術館館長透過友人從德尼女兒手上購得這幅畫,成為館方目前典藏的唯一高更作品。
正因這幅畫意義非凡,因此經常到國外展出,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現正舉辦的「高更」大展,也曾向館方商借此畫,與北美館「雙龍搶珠」,但伊莎貝爾毫不猶豫將這幅畫借給台灣,「台灣距離這麼遙遠,當然以台灣為優先;不過之後我們得踩一下煞車了,因為這幅畫經常不在館內,奧爾良居民少有機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