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
黃精
芡實
桂圓
高粱米
鯽魚
鮪魚
韭菜
冬瓜
豆豉
榛果
迷迭香
咖啡
椰子
荔枝
五味子
草魚
【優雅玩廚】愛吃水果又怕壞,一招讓妳享用久久
我的Costco必買No.1
臺中榮民總醫院積極推動再生醫療 軟骨修復,一次搞定!助病患再創「膝」望
超過一成COVID-19患者因潛在心血管疾病陷入死亡風險 2021年世界心臟日活動開跑
台北訊
根據統計,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因心臟相關疾病的總死亡人數高居第二位,較108年相比死亡人數增加3%,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而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便是「心臟衰竭」。然而大部分國人對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認知不足,多半誤以為「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即使已確診心臟衰竭,也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低估其危險性,尤其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風險更甚。........
忽視心臟衰竭警訊,人生恐如骨牌崩塌一倒不起!
忽視心臟衰竭警訊,人生恐如骨牌崩塌一倒不起!衛生福利部公佈104年國人死因統計1,心臟疾病連年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此外,健保署2014年統計資料亦顯示,心臟衰竭平均住院天數高居所有心血管疾病之首2,然而,許多老年人或三高、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容易無視心臟衰竭警訊,誤以為易喘、夜間胸悶與下肢水腫等症狀,導致心臟衰竭病程如骨牌效應般急速惡化,嚴重者恐猝死。........
老人心臟衰竭致死率激增勿輕忽
中廣新聞/李河錫
受天氣酷熱影響,彰化秀傳醫院接連受理多起老年人因熱緊迫導致中風、心臟衰竭等急重症病患,因致死率偏高,引發醫療團隊憂心,因此呼籲當出現疲累、盜汗、頭痛失眠、水腫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時,要小心就醫,以免危及生命。........
吃魚有益健康 炸魚下肚反傷心
中國時報/黃文正
美國一項最新醫學研究報告指出,魚肉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決定於烹調方式。每周至少吃5次烤魚或煮魚,可有效降低心臟衰竭風險30%,不過,若吃油炸魚可能適得其反,即便每周僅偷吃1次炸魚,也會提高心臟衰竭風險48%。........
呼吸喘下肢腫 當心心臟衰竭
張世明 醫師
1名60歲女性因呼吸喘、下肢水腫症狀求診,檢查發現有心臟衰竭情形。書田診所醫師今天說,心臟衰竭可能與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有關,嚴重者有生命危險,類似症狀應儘早就醫。........
騎機車、打電腦 兩男猝死
中國時報/鄧木卿
台中縣大里市嚴姓男子、烏日鄉陳姓男子,都有高血壓病史,十二日上午都因心肌梗塞猝死,嚴某發作時,正騎機車載著妻子,連人帶車跌落路邊,還好後方沒車;陳某則是吐血後倒在地上,警方認為,兩人死因可能和氣溫驟變有關,呼籲民眾要記得保暖。........
清心變心碎 比丘尼怪病上身
中央社/記者 管瑞平
人在極度痛苦傷心時,心碎的感覺真的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苗栗縣出現「心碎症候群」罕見個案,但患者平日健康,也無重大情緒改變,讓醫師也覺得訝異。........
豬事順利 成大研發心臟病新療法
中國時報/洪榮志
心臟病患者有福了!成大研究團隊研發奈米纖維水膠結合自體骨髓幹細胞,成功治療蘭嶼豬的心肌梗塞,也替人類心臟病治療開啟一線曙光。這項獨步全球的新技術發表在心血管研究領域排名第一的《循環學》「Circulation期刊」,並已申請國內外專利及人體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