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姐,25歲,未婚,個性一向溫和,但在每個月的某些日子中,則有異常的煩躁、易怒、入睡困難的情形。在過去幾個月當中,除上述情形外,情緒變得低落、人際關係變差、對自己失去信心,在下班後,會去吃很多東西,有暴食的現象,心裡覺得有罪惡感,這些問題在月經前更為明顯嚴重。她自己也查覺這件事,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令她非常困擾。
另一個案,陳小姐,40歲家庭主婦,有長期睡眠障礙、入睡困難及睡眠容易中斷的困擾,先生為憂鬱症病患,有長期照顧先生的心理負擔壓力,最近甚至出現頸部痠痛、心悸、呼吸困難、情緒煩躁,對先生小孩感到不耐煩,自己並感覺到月經來潮前更嚴重。
醫學統計,每100人當中約有85個女性,在月經週期前或多或少會有身體及心理上的不適;在身體症狀方面出現疲倦、頭痛、腰酸背痛、乳房脹痛、腹痛、食慾改變、嗜吃甜食等現象,在情緒方面則會有情緒低落、易怒、緊張、性慾降低或睡眠障礙等問題。而其中每100人中有3到8個女性為「經前不悅症」所苦,嚴重度到了足以損害日常生活、工作學業表現及人際關係的地步。
發生的時間在每個月的黃體期,至少連續兩個月經週期有上述的問題,其發生原因至今未明,可能與身體荷爾蒙急遽消長變化有關,黃體素會增加腦內血清素的轉換,導致血清素的濃度減少,卵巢產生的荷爾蒙質雖然正常,但大腦對此反應卻不正常。若不治療這種困擾隨著年齡漸長而逐漸趨於嚴重,有經前情緒障礙的個案,日後產生產後憂鬱症、更年期障礙及各種身心疾病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
如果遇到月經相關情緒障礙的處理,可以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在治療上醫師會先訪談個案的疾病史,排除身體或精神疾病,並做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大概可分為使用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兩大類;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可藉由飲食調整、減少鹽分攝取、避免使用含酒精性及咖啡因的食物、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適度且規律的運動、學習放鬆技巧及抗壓訓練,另外在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協助患者發展出處理這些障礙、挫折及日常生活不適的調整方法。
藥物治療以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及抗焦慮劑為主,經研究證實能有效降低經前的情緒低落、易怒及緊張,且使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並不會成癮或產生耐受性,許多患者會擔心藥物會越吃越重,其實醫師會根據症狀來調整藥物,讓症狀達到良好的控制。
女性一生中需經歷30到40年的月經週期,因此對此疾病予以正確的診斷及治療,以維持其社交與職業功能是值得重視的。很多女性都以為月經來前,心情不佳、身體不舒服是正常現象,覺得忍一忍是應該的,但是每個月幾乎得忍一到二週,常常造成工作發展的困難,也使的工作人力造成失衡,但是藉由藥物治療及飲食、運動的調整,讓妳每個月都可以與妳的「好朋友」快樂相處,當個幸福的女人。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郭綜合醫院/黃泰銘 醫師 專文 http://www.kgh.com.tw/health/index.html,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