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陳先生是國內某知名建設公司主管,罹患B肝的他,幾乎忙到沒時間運動。今年健檢時發現,GOT、GPT數據偏高,腹部超音波檢查顯示,肝臟纖維化。在醫師評估下,進一步檢測B肝病毒量,結果病毒量居然高達1億個國際單位(IU/mL),建議及早接受B肝抗病毒治療,以免快速發展為肝硬化。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指出,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宛如化學工廠,進到人體的藥物和營養素,都必須經過肝臟重組和儲存。一旦壓力沈重、長期熬夜、經常喝酒,都會造成肝臟負擔。
但若攝取過多營養,導致營養過剩,累積過多的脂肪、醣類,也會造成脂肪肝或肝臟發炎。上班族缺乏運動,又嗜吃油炸食物,更容易導致脂肪肝。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分析近年數萬名企業員工的健檢報告,發現四成五出現脂肪肝,一成九肝功能異常。鄭乃源院長呼籲,要注意病毒導致的B肝、C肝,飲食不節制及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型態,也可能會影響到肝臟的健康。
鄭乃源指出,脂肪肝是代謝症候群的一部分,即使沒有B 、C肝炎、酗酒,也可能出現脂肪肝。臨床顯示,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血管疾病,都與脂肪肝有密切關係。因此,關心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民眾,也須注意代謝症侯群在肝臟的表現。
一般肝臟健檢可分為血液檢查、腹部超音波。在血液檢查中,都會有GOT、GPT等數據。兩個數據都與急性肝細胞損傷有關,可初步觀察到肝臟是否發炎。但GOT、GPT不一定反映肝臟情況。
GOT、GPT數據偏高,可能因於服用藥物或激烈運動所致的短暫性反應。即使數據正常,也可能是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只是此時肝細胞沒有發炎。因此,除血液檢驗外,專業作法都應輔以腹部超音波及其他更多的血液檢查。
即使沒立即危險,仍須進一步定期追蹤觀察疾病變化。例如肝腫瘤雖被判定為血管瘤,但因影像醫學診斷並非百分百可靠,所以仍須在三至六個月後複查。
若為B肝帶原者,雖目前GOT、GPT正常,仍需固定半年或有症狀時複檢,以明白發炎狀態。至於間隔多久追蹤、應搭配哪些檢測,則由醫師根據疾病風險的高低來評估與建議。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聯合晚報╱李樹人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684740.shtml,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