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輕人為了減重擅自服用助便劑,越吃劑量越重,老年人則因腸子無力自行通便,中醫師認為,長期依賴通瀉藥物會有副作用,更可能忽視疾病警訊,中醫治療便秘的特色在於分別「虛與實」,強調五臟六腑氣血不足,必須用補藥來治療提升臟氣功能,而不是一味使用瀉藥通便,使身體更虛。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主治醫師邱碧瑩表示,便秘的臨床症狀包括排便次數減少,耗時長、糞便硬、排出困難或是解不乾淨,腹漲腹痛等;有些人一有便秘症狀就擅自利用成藥通便,時間一久便成依賴產生副作用。甚至忽略某些警訊,延誤早期治療的時機。
邱醫師表示,一名八十多歲老先生總是自行到藥局購買瀉劑,一年體重下降十公斤,身體及精神逐漸走下坡,經中醫診斷為氣陰兩虛型便秘,於是使用重補,以白朮、黨參等補氣滋陰潤腸法,體重增加三公斤、且原本的瀉藥劑量減至最低,排便順暢,身體變好了。
邱碧瑩說,中醫把便秘分為多種類型,有氣虛型、血虛型、陰虛腸燥型、氣滯型及實熱型等,中醫可以透過多種方藥靈活選擇應用,補虛瀉實,標本兼治,尤其在虛性便秘上,可以發揮補益特長根本治療。
她也提醒患者,平日可以透過按壓「天樞」「足三里」「支溝」等穴道養生,均衡營養、放鬆情緒、適度運動,加強預防保健。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中廣新聞網/劉怡伶 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1447437,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