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現紅疹、發炎,原來是隱翅蟲出來搗亂~咦!?還不知道「隱翅蟲」是蝦米挖糕嗎?趕緊來看下去,不要再讓皮膚癢癢癢了!
千萬不可打的蟲!
「隱翅蟲」是一種甲蟲,種類繁多,在台灣至少應有222屬7百多種以上,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因為翅膀不易被發現而得名,喜歡棲息於農田、草叢或樹林,有趨光性且體型小,因此容易潛入家中。
其實隱翅蟲並不會叮咬人體,皮膚會因其產生紅疹、發炎、潰爛等症狀,是因為接觸到隱翅蟲體內的「隱翅蟲素」(Pederin)。接觸此種毒素會有刺痛、灼燒的感覺,而隱翅蟲通常會邊爬行於肌膚上邊釋放這種毒素,因此可能會在皮膚上形成線狀的紅疹。此時若是順手一拍,隱翅蟲死在皮膚上造成體內毒素四濺,就會形成大片紅腫、糜爛等皮膚炎情形。
這樣做,皮膚不再癢癢癢
在春、夏時常下雨的季節就是隱翅蟲出沒的時刻,許多人常常不知不覺或一覺醒來才發現得了隱翅蟲急性接觸性皮膚炎,此時千萬不能搔抓,應用大量清水沖洗並盡速就醫,以免弄破紅疹讓感染擴大。
此外隱翅蟲皮膚炎在痊癒後仍可能會有一兩個月有色素沉澱的現象,愛美的民眾可要注意啦!建議到多草樹的地方,要穿長袖、長褲等遮蔽肌膚的衣物或是使用驅蟲劑、防蚊液等,還有晚上盡量關燈睡覺等方法避免與其接觸。如果真的遇到它,記得要輕輕的「吹」走、趕走,不要把它壓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