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雖然衛生單位在各種媒體大聲疾呼許多有關流行性感冒及其疫苗之重要,但不幸的是,偶爾仍會在新聞中看到因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甚至死亡之不幸案例。每當出現一位死亡病例,經媒體大肆報導,都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大家心中一直有一些疑問,例如「我需不需要接受疫苗注射」、「接受疫苗注射還不是會得感冒」等疑問,甚至認為「反正別人都接受疫苗注射了,我就不會被傳染流感」。
那麼到底什麼是流行性感冒呢?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它與一般感冒之致病病毒完全不同。「流行性感冒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有A、B、C三型,其中A型病毒較易引起全球性大流行,B型病毒也會引起局部地區小流行,C型病毒只會引起輕微病症;而一般感冒則是由鼻病毒等兩三百種病毒所引起。所以接種“流感疫苗”是無法預防一般的傷風感冒。但因流感的症狀出現較急速,病程較長也較嚴重,甚至較易引起併發症和死亡,且會感染親朋好友,所以接種流感疫苗有其好處。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受流感疫苗之注射,它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的機會,或減少感染後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率。根據統計,該疫苗對健康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也有30~40%之保護力,而且可以降低50~60%的住院率及80%的死亡率。
台灣目前所用的疫苗大多是裂解病毒疫苗(split-virus vaccine),利用雞胚製作流感疫苗。注射後二週可以産生抗體但保護效力大約只能維持一年,由於流感病毒非常容易發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皆不相同,因此每年皆需注射疫苗,才能有最好的保護作用。由於目前科學的限制,該疫苗只能選用三株病毒來製作,所以每年二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會根據過去全球流行資料來預測即將可能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株用來製作疫苗,其中包括二株A型及一株B型病毒。但由於流感病毒之高變異性,所以極少數情形會預測失靈。雖然如此仍然有部分交叉保護作用,而降低疾病之嚴重性。
我國疾病管制局為維護國人健康,避免其因罹患流感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優先實施對象為:
1.65歲以上老人、機構對象及罕見疾病患者。
2.滿6個月以上,3歲以下幼兒。
3.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
4.禽畜養殖、動物園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
5.國小一至四年級學童。
6.重大傷病者。
流感疫苗是一種相當安全的不活化疫苗,接種後只有少數的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份疼痛、紅腫、倦怠、發燒等輕微反應,但一般均於接種後1-2天內恢復,嚴重之副作用極少發生。為了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稍作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後再離開。
哪些人不可以注射流感疫苗?
1.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或疫苗其他成份過敏者。
2.年齡六個月以下者。
3.過去注射曾經發生不良反應者。
4.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
5.發燒或急性疾病患者,宜延後接種。
台灣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流感,但大多病例集中在十一月至隔年三月間,由於接受疫苗注射後約二週左右,才會在人體中産生足夠抵抗流感病毒之抗體量,因此,每年十月或十一月是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高醫醫訊月刊 第二十九卷第四期 郭政諭 醫師專文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809/14.htm,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