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容易過敏發作的春天,不少民眾會尋求乳酸菌等食療。學者指出,乳酸菌種類繁多且活性不一,不妨常常更換菌種且在飯後服用,並在抗生素治療期間停止服用。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食品諮詢專家、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助理教授吳文勉建議,乳酸菌來源、種類和特性不同,民眾應該要改變乳酸菌一定有保健功效的錯誤觀念。
吳文勉表示,一般民眾認為乳酸菌是不耐熱的活菌,活菌有整腸健胃、免疫促進保健功效;但是再有活性的乳酸菌,空腹食用時,很容易被胃酸消滅,或是在抗生素療程中遭到破壞。
另外,日本九州大學教授吉開泰信2006年發表在「營養」期刊的研究,有的乳酸菌可耐熱到攝氏100度,例如Ll37植物性乳酸菌,此菌的萃取物質具有免疫方面的活性功能,推翻活菌本身才有保健功效的傳統觀念。
吳文勉分析吉開信泰的研究指出,過敏患者的第2型輔助性T細胞激素表現過於活躍,綜合體外試驗、老鼠試驗及人體試用結果,某些乳酸菌或活性物質能加以抑制這型激素,進而調整免疫反應,緩解過敏。
眾多乳酸菌產品令人無所適從,吳文勉認為,民眾不妨交替食用優酪乳、味噌、泡菜、醬油等天然乳酸菌發酵食品,或輪流食用乳酸菌保健食品;如果因為細菌感染而接受抗生素療程,可暫停服用乳酸菌,以免吃了白費。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中央社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中央社/記者 陳清芳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103200028&pType1=MD&pType0=aHEL&pTypeSel=&pPNo=1,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