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起,原能會將規定各醫療院所必須定期校驗電腦斷層的照射劑量,且限制誤差不得超過十%。醫界表示,輻射永遠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民眾的自保原則就是「越低越好」,沒必要的檢查盡量不要做;兒童不得不接觸時,應保護好眼睛、脖子、生殖器官等部位,避免受輻射傷害。
三總核子醫學部主任鄭澄意表示,一般人每年接受的輻射劑量是一毫西弗,工作人員一年的容許劑量是廿毫西弗,小朋友檢查時,可能為了影像要更清晰,所以會調高電流量,導致接受到較高的暴露。原能會前幾年先將放射腫瘤電療等儀器納入管理,近年又擴大到診斷用的電腦斷層,各大醫院已陸續汰換舊機種,劑量的控制已相當穩定。
台北榮總榮科影像醫學中心主任鄭慧正表示,放射線醫學會近年非常重視輻射累積劑量問題,目前新的儀器能馬上算出一個人接觸的輻射量,且會登錄在檢查報告上,既可監督操作者是否濫用,也可保障民眾權益。鄭慧正說,老舊的儀器較難掌控計算病患接受的輻射量,但多數醫院已慢慢汰舊換新,新儀器若定期維修,機器誤差值不太可能超過十%。
鄭慧正說,接觸輻射的量越低越好,但也須兼顧診斷的正確性,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人不應接受輻射暴露,近幾年高階健檢盛行,民眾花大錢做正子掃描,卻不知不覺暴露在輻射中,這是「自作孽」。
鄭慧正強調,要減少輻射暴露,可選擇無輻射的超音波或磁振造影取代,小孩子個子小尤其要謹慎,應盡量採用無輻射的檢查,迫不得己要接受電腦斷層或X光,也應徹底保護眼睛、脖子、生殖器官,以免造成白內障、甲狀腺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