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患者年老體衰,手術後的狀況往往難以預測,該不該動手術,也常讓患者與家屬陷入兩難。美國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已在《美國外科醫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發表報告,提出較為明確的老人患者手術前風險評估標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老年醫學專家馬卡瑞(Martin A.Makary)與佛瑞德女士(Linda P.Fried)帶領的團隊,研究近600名65歲以上曾在該校附設醫院動手術的患者,追蹤時間達一年;這些老人家進行過的手術也許是切除膽囊至置換關節等小手術,也可能是腹部的大手術。
研究人員檢視高齡患者身體是否出現衰弱的現象,醫師評估的指標包括:
1.體重減輕(一年不知不覺減輕4.5公斤以上)。
2.肌握力減弱。
3.覺得很疲倦。
4.缺乏體能活動。
5.走路速度遲緩。
得分0~1分的患者,表示不衰弱,2~3分表示中度衰弱,4~5分則是衰弱。研究人員表示,身體衰弱的患者儲存的體力少很多,復原的能力也隨之下降。
研究結果發現,中度衰弱患者在手術後出現併發症的機率,是不衰弱患者的兩倍;衰弱患者則超出2.5倍。此外,中度衰弱者住院的時間,則比不衰弱者拉長44%至53%,衰弱者則增加65%至89%。
愈衰弱的患者手術後出院,住進療養院或支援性居所,而非返家休養的機率也愈高。中度衰退者住進這類機構的機率,是不衰弱者的3倍以上,衰弱者更高達20倍,而且衰弱者可能住進去後就不會再活著出來了。
佛瑞德女士說:「這些數據非常有說服力。手術前身體衰弱者,術後結果不佳的風險升高。」
約翰霍普金斯附設醫院的外科醫師已經廣泛採用此一「衰弱指數」,來協助進行手術前的評估。馬卡瑞也表示,他聽說另有十幾家醫學中心也以這項指數來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