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無所不在,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表示,塑膠製品在台灣已濫用,且常溫下就會釋出,而很多夜市攤販把塑膠袋套在盤子上,減少洗盤子的麻煩,食物高溫更易使塑化劑釋出,這種做法應全面禁止!
李俊璋指出,塑化劑被普遍使用在各種生活產品,尤其DEHP在各種塑膠產品含量從廿到四十%不等,使用過程就會逐漸釋出,碰到高溫後更加速釋放。「很多夜市攤販為了怕洗盤子麻煩,就把塑膠袋套在盤子上面,塑膠袋碰到熱食,就會釋出DEHP,攤販這種作法應該禁止!」
成大研究團隊也追蹤分析飲食習慣及衛生用品使用量,對兒童尿液含塑化劑代謝物濃度的影響,發現常購買外食、使用塑膠容器或紙盒包裝的家庭,以及使用沐浴乳或洗髮乳頻率較高家庭,兒童尿液的DEHP代謝物濃度都偏高。在減少購買外食或減少使用洗髮乳及沐浴乳,經過一個星期,體內代謝物濃度大幅降低。
李俊璋表示,台灣是高度塑膠化國家,生活用品使用太多塑膠,已到濫用的程度,「從我們的研究顯示,只要減少使用,就可有效降低體內塑化劑濃度。」以化妝保養品、香水或沐浴乳和洗髮乳為例,添加塑化劑只是為了讓香味更持久,但現在已有龍涎香可取代,衛生署應全面禁止添加塑化劑。
食品藥物管理局醫粧組副組長黃明權表示,只要歐盟、英日禁止用於化粧品的塑化劑,我國一律跟進,民國九十四、九十五、九十七年已陸續公告禁止化妝品添加DEHP、DBP等七種塑化劑,比各國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