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好想吃個涼麵、冰品消消暑,但夏天高溫潮濕,細菌容易孳生,小心食品中毒找上門。依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98年統計資料顯示,5月及8到11月為食品中毒高峰期,夏天要安全享受美食,除多選用新鮮食品、勤洗手、避免反覆加熱剩菜食用,食品在室溫下放置最好別超過一小時。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周志中表示,過往急診室食品中毒個案多為吃生冷及冰涼食品所致,路邊辦桌吃出問題也常有零星個案。
食品藥物管理局餐飲衛生科長鄭維智表示,從民國80年開始,每年食品中毒個案有逐年增加趨勢,以案件數、患者數來看,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為導致食品中毒原因前3名,食品又以複合式食品(2種以上食品,無法辨識中毒來源)、餐盒、糕餅類為多。
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夏天高溫潮濕,食品容易變質腐敗,涼麵、涼拌菜、生魚片、生菜沙拉、冰品、冷飲等都是較須要注意的食品。
亞東醫院急診室主任蔡光超則提醒,若出現上吐下瀉、劇烈腹絞痛、發燒、虛脫等就可能是食品中毒徵兆應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