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氣溫屢創新高,一到戶外簡直讓人熱到發昏。在戶外工作的人需提防酷暑荼毒,炎夏外出旅遊的民眾,也要小心發生「中暑」,以免掃了遊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醫科主任余文瑞表示,俗稱的「中暑」,在醫學上正式名稱叫做「熱衰竭」。熱衰竭發生主要是因為長時間處於溫熱潮濕環境中,因大量排汗造成身體過度喪失水分以及電解質,而產生輕微休克現象,此時民眾常會感覺噁心、頭暈、全身虛弱無力,有時還會頭痛、嘔吐,甚至昏倒。
如果立即移至陰涼通風處,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患者通常症狀很快就能得到改善。若未能及早發現處理,體內熱量無法散去,大腦散熱中樞一旦失去作用,身體就會進入真正「中暑」狀況。
余文瑞說,真正的「中暑」是一種會威脅生命的急症。原因是當人體吸收或產生過多熱能,卻無法有效把熱量排除時,大腦散熱中樞可能失去作用,造成體溫異常上升,甚至超過40℃,全身高溫會引起組織細胞傷害,甚至讓全身器官失去正常功能。
中暑病患往往會有意識不清、胡言亂語、抽筋、昏迷等症狀,必須將病患立刻移到清涼環境,除去衣服,進行體外冷卻。另外可將冰袋放置於頸部、腋下、腹股溝,持續以風扇吹拂,並立刻送醫。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中國時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中國時報/張翠芬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1071800082.html,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