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玉玨/紐約時報報導】
拚命加班、超時工作可說是現代人的生活常態。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統計,一九八三年超時工作多半是低薪勞工的專利,不過二○○二年態勢丕變,高薪白領階級的工時平均已經是低薪勞動階級的兩倍。
早出晚歸、午餐多半在辦公室草草解決、馬不停蹄出差、手機全天候開機隨時待命,成了今天不少上班族的寫照。
打從十八世紀末開始,人們就不斷要求縮短工時。一七九一年,美國費城的地毯織工要求每天工時不得超過十小時。
到了一八四○年,「羅威爾女工改革協會」幫磨坊工人請命,要求麻州議會立法,將每日工時縮短為十小時。可惜兩個行動均失敗收場。
長期超時工作讓員工付出健康代價。試想一周至少花六十小時在工作與通勤上,所剩的休閒時間當然屈指可數,難怪工時越長,體重橫向發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超時工作好嗎?其實不然,弄到最後反而不利工作表現。員工若精疲力竭或因為一些私事而分心,不可能全力以赴於工作,表現自然打折扣,導致進度落後,只好再延長工時拚命追趕。惡性循環的結果,是賠了健康也誤了工作。
一些企業主管發現效率更甚於工時,因此想方設法幫助員工,讓他們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手邊工作。
美國行動電話系統業者Sprint Nextel幫員工規畫行動路線,縮短往返時間。此外,為了員工的健康,該公司在建築物之間的走道加蓋雨廊,電梯也刻意調慢,鼓勵員工多走多動。
安永資產管理顧問公司(Ernst & Young)也開始注意超時工作的負面影響,希望找出對策徹底改變公司的加班文化。調查後發現,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重新調整生活重心,均有助於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新計畫上路之後,公司每天供應兩次新鮮水果,貝果與奶油乳酪被燕麥與水果取代。此外,主管要求員工周末儘可能不加班,將時間留給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