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是無聲老人殺手,生活中一個不經意小動作就可能帶來嚴重骨折後果。85歲的王奶奶,想說最近天氣轉涼,到山上泡個溫泉舒服一下,沒想到出溫泉池時,重心一個不穩,不小心跌坐到地上,當下竟然痛到無法動彈,緊急送醫後竟發現髖部骨折,必須置換人工關節。不但動了手術,還因此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星期。
別以為這只是偶發的特殊案例,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骨骼關節復健科主任周正亮強調,國內許多老人隨時處於骨折風險中,注意居家環境及留住骨質密度已成照護骨鬆患者重要課題,也就是保密防跌,保持骨密度,防止跌倒撞擊。
衛生署統計,國內65歲以上老人,每10人就有3至4人有跌倒經驗,若本身骨質疏鬆,造成髖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兩成,相當晚期乳癌死亡率;3成會造成永久性失能;4成會無法行走需要看護;8成無法照顧自己日常生活。
周正亮表示,骨質疏鬆患者日常得特別注意,臨床常見有人只是彎腰搬個重物,或輕輕與旁人一個小碰撞,甚至腳底一滑不小心拐一下,髖部關節馬上應聲骨折,得叫救護車送急診,尤其上了年紀的女性更是高危險群。
周正亮指出,一旦確診為骨質疏鬆症,骨質密度在-2.5以下,就必須接受骨鬆藥物治療,但傳統口服雙磷酸鹽類骨鬆藥,易有逆流性食道炎等副作用,加上不是吃一、兩個月就好,常有患者不按規律服藥,無法遵循醫囑,造成療效大打折扣,甚至沒有療效。
一年一針的骨鬆針相對方便,周正亮說,是目前臨床許多骨鬆患者方便又經濟的選擇,不必擔心忘記吃藥,副作用相對較少,全民健保也針對經確診為骨質疏鬆症,且脊椎有一節以上壓迫性骨折或髖關節骨折女性,有條件提供給付。男性患者目前也可自費接受一年一針的骨鬆治療。
人人都有可能骨鬆,周醫師建議,50歲以上一定要做一次骨質密度檢查,若已是骨質疏鬆者,每2年要定期追蹤一次,才能避免骨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