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歲廖先生十幾年前發現有慢性腎絲球炎合併嚴重蛋白尿,雖然已進入第四期,但廖先生固定到醫院治療,控制高血壓與心臟病等慢性病,並接受飲食衛教,十多年來病情穩定,免除洗腎困擾。
雙和醫院副院長林裕峰表示,腎臟功能出狀況未必要走上洗腎一途,患者越早發現、越早接受介入性治療,便可以有效延緩病程,讓洗腎不再成為惡夢。
腎臟病防治是國人重要課題,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發表的報告,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高達十二%,依此推估,全台約有二百五十多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
令人訝異的是,平均只有三.五%的腎臟病患者知道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許多患者直到面臨洗腎命運時,才知道自己的腎臟已經要停工了。
林裕峰表示,腎臟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五十二歲林先生在醫院追蹤十七年,當年只是因為腰痛而求診,一檢查卻發現有嚴重蛋白尿,經切片確認是腎絲球發炎。
林裕峰強調,腎臟病當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中期甚至後期,唯有接受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