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研究大突破!成大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舜華團隊以長達八年的研究,發現動物身上有一個原本用來調控細胞基因表現的轉錄因子,竟然也是增加病毒複製的幫凶,開啟未來治療病毒感染疾病的新視野。研究結果十月將刊登美國醫學臨床研究期刊。
陳舜華表示,病毒是一種構造非常簡單的生物,需寄生在人體細胞,並攫取營養進行複製,進而擴散破壞人體器官,引發各種疾病。全世界的科學家一直想要找出幫助病毒引起疾病的人體細胞因子,以提供治療標的,但因技術限制,一直沒有成功。
從事單純皰疹病毒研究的陳舜華團隊,利用基因晶片及缺陷鼠突破過去的技術限制,發現一個原本用來調控細胞基因表現的轉錄因子Egr-1,在感染病毒後,竟能夠促進病毒基因表現,增加病毒複製,導致更多感染病毒的老鼠死亡。
研究還發現,當以藥物抑制Egr-1時,老鼠腦中的病毒量明顯降低十倍,老鼠死亡率也降為零。該團隊針對人體腦細胞進行實驗,也出現相同表現。
陳舜華認為,長期以來生物醫學界對病毒的研究幾乎都專注在病毒本身,她們團隊的研究反其道而行,從病毒研究移轉到人體細胞的研究,進而發現病毒如何盜用細胞因子,引起疾病。
目前治療病毒性疾病的藥物,會因病毒突變而容易產生抗藥性。未來如果進一步研發出阻斷人體細胞對病毒提供營養資源的新藥物,將能有效降低病毒複製,不須再擔心抗藥性問題。
但陳舜華不諱言,目前的研究僅限於實驗鼠及人體腦細胞,人體臨床實驗階段,還要很長一段時間,但至少已對病毒性疾病的治療跨出新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