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的美牛問題,逾半數的國人不看好政府處理的能力。根據最新調查顯示,有近八成國人無法接受在不設防的情況下讓瘦肉精的美牛進口,但若有清楚的產地及含量標示,接受與不接受的比例,拉近到五三%與四一%。此外,若因外交利益或關稅減免的好處開放美牛,分別各有四成五左右的人表示贊成或反對,民意呈現拉鋸戰。
由旺旺中時民調中心針對台灣地區的電話調查得知,有八二%的受訪者已經知道美國要求台灣進一步開放使用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一八%的人仍舊毫無所悉,渾然不覺。國人拒絕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長趨直入國門,調查顯示,有七九%的人不接受開放美牛進口到台灣,一二%的人表示支持。
如果比照日本模式,標示肉品的產地來源及瘦肉精含量,供消費者自行決定是否購買,則認同開放美牛進口的比例明顯提高。調查反應,有五三%的人接受日本模式的進口方式,最後交由消費者自主意識決定是否使用美牛,但覺得此舉將影響國人食品安全及身體健康者,也有四一%。
交叉分析得知,如果比照日本模式,民進黨雲嘉南高屏五縣市的受訪者,有四五%的人仍表示拒絕,其他縣市說不的人是三九%;相對地,南部五縣市接受者,有四七%,其他縣市認同的比例是五六%。換言之,南部五縣市拒吃美牛的態度較其他縣市來得強。
美牛問題牽涉廣泛,也關係到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的談判進度,調查發現,有四七%的人體認台美貿易談判的重要性,認為應該接受美牛進口;有四五%的人無法接受以恢復談判所可能獲得降低關稅,增加對美國出口的利益,交換開放美牛進口,正反意見呈現緊張關係。
台、美間的外交利益也是衡量美牛問題的要素。調查透露,四七%的人認為美國對台灣的影響至深且廣,因此認同開放美牛進口。但也有四六%的人不接受以友好台美外交關係之名,行開放美牛進口之實,而支持與反對的聲浪不相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逾半數國人看衰政府處理美牛問題的能力。調查反應,有五四%的人對政府因應美國的壓力沒有信心,覺得可以兼顧食品安全與外交利益而找到平衡點的人,有三七%。
另外,台灣確有一批老饕特別鍾情美牛。調查得知,有二十%的人想買或想吃美牛,拒美牛於千里之外,說不的人,有六五%。
本次調查於八日完成,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簿為抽樣清冊,再用抽出電話號碼的尾二數進行隨機取號。共成功訪問九百五十位二十歲以上的成人,拒訪率為一四%。訪問結果經加權處理,在九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