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
許多托兒所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個小朋友得腸胃炎,兩三個小朋友被傳染。根據調查,約有1/3是感染輪狀病毒,家長、保母可由病童糞便看出端倪,及早預防病從口入。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今天指出,除了夏天的沙門氏菌、秋冬的諾羅病毒及其他未知病因外,小兒腸胃炎有1/3是感染輪狀病毒,造成發燒、嘔吐、腹瀉、水便,持續近一週,年齡愈小的孩童愈嚴重,較大的小孩和成人、曾經感染者再度感染時,症狀比較輕微。
針對台北縣市20家幼稚園與托兒所的調查發現,一年平均出現兩次幼兒腸胃炎流行,每次流行時,平均每家約有5位小朋友病倒,夏天、秋冬季節交替時節特別明顯,平均一位病童會傳染給兩位小玩伴。
看到小孩一天狂瀉10到20次,吃了馬上吐,最心疼的是家長,育有兩女的一位媽媽說,大女兒3歲感染輪狀病毒時,腹瀉到來不及上廁所,又因為禁食而餓到連哭2小時,住院9天瘦了1.5公斤。
由於輪狀病毒是一種病從口入的感染疾病,在病童糞便、口水中的病毒,會從污染的衣物、玩具、物品、手,傳染給接觸者;呂俊毅說,預防之道就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托兒所和安親班要定期消毒玩具及環境,另外就是要接種疫苗。
家長也可以觀察嬰幼兒的排便,呂俊毅說,正常嬰幼兒的糞便是半固體形,一天排便兩到三次,如果排便次數較平常多,糞便含水量增加,孩子的活動變差,家長要提高警覺;如果糞便含水量多到會滲透尿布、一天 8到10次以上,有可能罹患小兒腸胃炎,必須馬上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