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費者有一窩蜂採購的習慣,「呷好鬥相報」,但買食品前是否看清楚產品資訊了呢?聰明的消費者應謹記「五不買」原則,勿人云亦云,免得吃下有毒物質也不知道。
鑒於現在食品業者總會在食品加工製造過程中,添加食品添加物,讓食品看起來更「色香味俱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特別提醒民眾,應該謹記「五不買」原則,當個聰明的消費者。五不買原則包含來源不明不買、成分不明不買、宣稱具有醫療效能不買、誇大功能不買、標示不完整不買。
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表示,近年塑化劑等食品添加物引發民眾疑慮,衛生署已針對防腐劑、漂白劑、膨脹劑、著色劑等十七項食品添加物訂定標準,業者須符合衛生署的食品添加標準才能製造販售。
由於食品添加物實在太多,且不是每種添加物民眾都熟悉。馮潤蘭提醒消費者「不要人家說(食品)好就買」,購買前應該仔細查看食品成分,有不知道的成分寧願不買,有疑慮也可以打電話到各地衛生局詢問,尋求政府機關協助。
另外聰明的消費者應該謹記,食品是「吃」的,不是「治療」的,保健食品也屬於食品,依規定不能宣稱具有任何醫療效能。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黃文彥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0&CID=152984,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