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負重運動未注意,容易造成骨關節與肌肉韌帶的受傷。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因為承受過重的體重,會造成雙腿、膝腿、腰椎、肩膀、手肘等關節處產生過度負重,造成肌肉韌帶超過它的負重能力。受傷後的處理,可分急性以及慢性期。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過度負重的運動未注意施力,如舉重、舉啞鈴等,可能造成撕裂受傷,以及關節處的發炎,甚至會造成關節處的磨損,使得腫痛;臨床症狀輕者關節肌肉痠痛,重則關節紅腫、熱痛。
受傷處理原則,急性期可冰敷,切勿過度地推拿、按摩;可配合針灸局部或遠處取穴;包括太衝、陽陵泉、懸鍾等穴位,幫助緩解腫脹,以及可配合外敷金黃散。
醫師表示,而針對慢性期的關節肌肉痠痛處理,可用熱敷配合適當地經絡理療,增加關節的柔軟度跟支撐力。並可配合針灸,緩解症狀。以及可外敷寧痛膏幫助止痛作用。
陳玫妃表示,負重運動傷害中醫辨證用藥治療部分,主要可針對紅腫、熱痛,改善「濕、熱」症候,應用健脾、去濕熱藥方。而肌肉關節處韌帶的受傷,因「風、寒、濕、熱」所引起的症候,在急性期應加強清熱、化濕、消瘀腫藥方,慢性期則是應配合補強筋骨、肌肉、韌帶彈性用藥。
中醫辨證用藥部分,針對紅腫、熱痛超過關節、肌肉的負荷,造成的發炎、腫痛。在中醫認為屬「濕、熱」,治療原則可用健脾、去濕熱等藥方來改善。還有,若發生肌肉關節處韌帶的受傷,在傳統中醫認為病因是為風、寒、濕、熱。臨床治療,又可區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的治療。急性期通常濕熱較重。因此,清熱、化濕、消瘀腫的藥方須加重,如可用黃連解毒湯加上血府逐瘀湯。
陳醫師表示,而慢性期階段,正是補強筋骨、肌肉、韌帶彈性的時候。因此,治療原則可用補血、強筋壯骨、疏經活絡的藥方,常用獨活寄生湯加疏經活血湯,自然可補強筋骨的負重能力,有助於日後做負重運動。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蘇湘雲 http://61.222.185.194/?FID=11&CID=155105,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