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四個多月大喝母乳的女嬰,日前因為嘴巴周圍、四肢、包尿布附近的皮膚起紅疹、糜爛就醫檢查,發現女嬰體內的鋅嚴重不足。醫師詢問女嬰母親後發現,原來女嬰母親很少吃海鮮等含鋅食物,女嬰無法從乳汁中攝取到足夠的鋅,致使產生皮膚病。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奕吟提醒哺乳婦女應注意飲食均衡,免得寶寶營養不良,長期影響智力。
陳奕吟醫師指出,大多數哺乳媽媽因為擔心海鮮、蛋奶等食物,比較容易造成過敏,怕吃了後會透過母乳傳給孩子,因此刻意完全不吃。其實除了母親本身會過敏的食物,以及家族有明顯過敏的狀況,餵母乳的媽媽對於食物都應均衡攝取,孩子才不會營養不均。
陳奕吟醫師表示,在哺乳嬰兒中,的確有少數個案報告,因為鋅缺乏而造成皮膚疹(腸病變性肢端皮膚炎);幾個個案媽媽血中的鋅濃度是正常,但奶水中的鋅濃度低,母親的飲食無法增加奶水中的鋅含量,研究者認為是這些特別的媽媽的乳腺組織對鋅的吸收低,而造成奶水中的鋅含量低,如果因而出現皮膚症狀,嬰兒補充口服鋅片就可改善。
反觀有一些遺傳性鋅的代謝疾病的寶寶,在吃母乳時沒有問題(因為鋅的吸收利用率好),反而在停止哺乳後,開始出現皮膚炎的變化。因為母乳中鋅的生物利用率有41%,一般嬰兒配方奶為31%,一般人只要正常均衡的飲食,以母乳餵哺寶寶仍然是第一選擇。
陳奕吟醫師說,另外須注意4至6個月的寶寶,依個別的發展情形,要開始添加副食品,不能單純只喝奶,因為添加副食品可以:提供熱量、鐵質及維生素,為幫助嬰兒適應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做準備;提供缺乏之微量元素如鋅、銅、鐵,最重要的是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以避免日後造成偏食或拒食。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蔡清欽 http://61.222.185.194/?FID=12&CID=155190,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