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錫安山醫學中心研究人員指出,基因缺陷可能使免疫系統無法有效對抗黴菌,因而使發炎性腸道疾病發作時,病情更加嚴重;這類疾病同時提高大腸癌風險。
錫安山醫學中心之發炎性腸道疾病暨微生物免疫中心研究人員恩德希爾指出,過去對於黴菌與發炎性腸道疾病關聯研究非常有限。
研究人員透過動物試驗發現,當白血球產生的抗黴菌蛋白Dectin-1有缺陷時,相對於能產生正常抗黴菌蛋白的動物,更容易罹患如潰瘍性大腸炎等發炎性腸道疾病。對於這些動物給予抗黴菌藥物,潰瘍性大腸炎可獲控制。
研究人員指出,在人體上,若有Dectin-1蛋白相關基因缺陷時,不一定會使黴菌直接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然而一旦相關疾病誘發時,病情通常較嚴重,此時針對黴菌進行治療,通常病情可獲改善。
部分大腸炎症(如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病)患者罹患大腸癌風險較高,有家族病史者也患病率也較高;但透過篩檢及早發現,治癒率較高。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萬博超 http://61.222.185.194/?FID=10&CID=155955,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