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天公布98年發生癌症人數及排名,依登記資料顯示,每6分02秒即有一人罹癌,其中大腸癌增加人數居癌症之冠,且台灣大腸癌發生率是美國的1.4倍、死亡率是1.7倍,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率不到3成;檢查呈陽性,也有不到6成會進一步就醫接受大腸鏡確診檢查。
依9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8萬7千多人被診斷罹患癌症,較97年增加7千多人,其中增加人數最多前4種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
2010年起國建局提供50至69歲民眾、每2年1次的免費大腸糞便潛血檢查,但相較於美國有5成的篩檢率,台灣卻不到3成,且檢查為陽性反應後有4成的人因自己沒有症狀或是害怕做大腸鏡不舒服,不願進一步去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
「每42分1秒就有一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為癌症之冠。」國健局局長邱淑媞比喻,如果50至69歲的人一起開同學會,其中每30個人就有大腸瘜肉,而每300個人就有一人是大腸癌。
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後續應接受確診檢查。邱淑媞指出,大腸癌糞便潛血如果呈陽性,其中每2個人就有1人有大腸瘜肉、每20個人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呼籲一定要去醫院做確診。
邱淑媞指出,在飲食西化影響下,目前都市地區大腸癌發生率、死亡率皆高於非都市地區,但預估10年後偏遠地區的大腸癌發生率會逐漸上升,因為保護觀念不足,死亡率也會高於都市地區,不可掉以輕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如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表示可能有瘜肉或是其他問題,有可能轉變為癌症,但大腸瘜肉經切除治療後就可避免變為癌症,只要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可提早發現大腸癌,及早接受治療,大腸癌第0與第1期經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