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小朋友往往吃得太好,結果年紀輕輕就變成小胖子。署立豐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鄭秀英表示,由於台灣民眾的飲食習慣已經產生很大的改變,以致造成現代兒童的體重呈超重的情況發展,甚至於超重的程度有逐年加劇的情形,若體重太重對健康並不好,家長可協助減重,但減重時應聚焦於減輕肥胖度。
鄭秀英指出,現在已經到處都看得到胖嘟嘟的小身影,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看起來很可愛,但這些小胖子動不動就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甚至皺摺處還可能會長紅疹,尤其是在高溫多濕的季節裡更嚴重。此外,小胖子的下肢骨骼負擔重,有的人甚至會跛行、走路疼痛,結果造成更不喜歡活動的惡性循環,如此就更容易繼續胖下去!
值得家長注意的是,高血脂、高血壓、痛風、糖尿病等以往大人才會罹患的疾病,也因為小朋友太胖的關係而提早發生,而且體型太過肥胖也常會成為同學揶揄、嘲笑或排斥的對象,最後將導致缺乏自信,以致難以建立朋友關係,心理上就會產生退縮、內向、孤獨的個性,長期下來恐影響日後的人格發展!
鄭秀英進一步指出,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如果小朋友太胖的話,對於未來的發展可能會十分的不利,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小朋友控制一下體重比較好,尤其小朋友的食物多半是由家長準備,如果家長能夠幫助、支持、鼓勵小朋友,甚至整個減重過程中家長都能全程參與,對小朋友來說將有助於事半功倍。
不過,家長必須留意,過度的飲食控制可能會造成身高發展受限,因此當小朋友進行減重時,最好經過專業醫事人員評估後給予指導,尤其減重的重點應該擺在減輕肥胖度而非減輕體重本身,因此,小朋友的減重方式跟大人並不太相同,簡單來說,主要的做法就是控制過多的熱量,但要適度增加活動量,同時再做一些行為上的調整。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李叔霖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2&CID=158112,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