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一63歲養豬男子,疑因被老鼠咬到,出現發燒、嘔吐、腹痛、肌肉痠痛、呼吸急促等症狀,抽血送驗確認感染漢他病毒。
疾病管制局指出,此為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該名患者日前被豬舍老鼠咬傷腳趾,疑遭老鼠身上寄宿的漢他病毒感染。高市衛生局也已到豬舍抓鼠,檢驗是否帶有漢他病毒。
副局長周志浩指出,漢他病毒症候群由感染漢他病毒引起,死亡率最高達10%。其自然界的宿主是囓齒動物,尤其是環境中常見的老鼠,人一旦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之齧齒動物咬到,即可能會受到感染。
周志浩表示,漢他病毒症候群潛伏期大約數天至兩個月,一般可能會出現發燒、頭痛、倦怠、腹痛、下背痛、噁心、嘔吐、不等程度出血現象並侵犯腎臟。遭老鼠咬傷的豬農因持續發燒,經急診住院治療,抽血檢驗後才發現感染漢他病毒。目前已出院,其周遭五名接觸者未發現有不適症狀。
據疾管局台灣五大都會地區重要鼠媒傳染病研究顯示,巿場、夜市住民及工作人員為感染漢他病毒高危險群;良好的環境衛生及滅鼠最佳預防法,防鼠有三不──「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黃子倫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0&CID=158597,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