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項針對台灣外食族營養需求調查指出,有76%的民眾認為外食餐飲無法符合每日營養需求,主要原因是外面的餐館、小吃店多不重視營養法則,不過,調查顯示有9成受訪者願意多花錢選擇健康營養的料理,且超過4成民眾願意每餐多花50元吃得更健康,顯示健康意識抬頭。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表示,這份調查顯示國內每週外食5次以上的外食族,三餐中以71%午餐外食頻率最高、62%早餐次之、49%晚餐最少,也有65%外食族認為符合健康與營養攝取及美味標準的餐飲不易取得。
這份調查顯示,高達98%的外食族願意支付更多的金額去選擇健康營養的料理,且超過4成民眾願意每餐多花50元購買較健康的餐點,也有有近5成民眾認為符合健康與營養準則的餐點是可以兼顧美味。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建議,外食族想要吃得健康,可以避免燴飯、炒飯、勾芡類等含油量高的料理,以及獅子頭、漢堡排等脂肪含量高的絞肉類食物。她也提出外食族的「333 原則」,就是「三餐按時吃、少鹽少糖少油脂、多纖多穀多高鈣」,外食族可輕鬆分辨哪些餐點符合外食營養攝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