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是農曆的「立秋」,本周天氣還是相當悶熱,秋老虎的威力可不容輕忽!中醫師表示,立秋過後天氣轉為乾燥,人的腸胃多處於虛弱狀態,保養上應改吃滋陰潤肺的食品,尤其俗話說「秋瓜壞肚」,若再和夏天採取同樣的飲食習慣,身體就容易出問題。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入秋後日夜溫差大,此時脾胃虛寒,瓜類多屬涼性,瓜果吃多腸胃自然容易不舒服;立秋過後,時令偏燥,燥易使體內失去滋潤作用,皮膚、呼吸道易出現乾燥症狀,便秘、皮膚乾燥、眼睛乾澀、咳嗽都是秋天的好發症狀。
康華中醫診所中醫師張家蓓指出,依據中醫五行理論,秋天走肺經,最容易傷肺氣,秋季的飲食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可多吃保溼、清肺火的藥材、食物,來保養呼吸系統,水梨、山藥、茯苓、白木耳、蓮子、白果等白色食物皆是不錯選擇。
秋天要補充身體水分,張家蓓說,秋天早晚不妨喝1杯蜂蜜水,空腹喝吸收更好,可防止「秋燥」,幫忙潤肺、養肺;多吃白木耳、山藥、百合或豬筋等有膠質食物,可避免乾咳、皮膚癢、鼻子搔癢等情形。
另若有便秘問題,可吃杏仁、核桃等淺色堅果,因堅果所含的必須脂肪酸能潤腸,讓大腸暢通;夏天常關在冷氣房,又嗜吃冰冷食物的人,暑熱之氣易鬱積體內,張家蓓說,蔥白、紫蘇能排除剩餘暑熱,容易上火或屬熱性的食物秋天應盡量少吃。
秋天萬物蕭條,人的情緒也易憂鬱、悲秋,加上心血管疾病好發於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張家蓓建議,順應日夜轉變,秋天宜早睡早起,多穿白色等明亮顏色的衣物,提振心情、避免落入憂鬱的情緒中,而年長者早晚別忘注意保暖。
古人云「秋收冬藏」,張家蓓說,秋天將身體精氣神調養好,才能為應付冬天的相關疾病預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