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一年多前發現自己右下腹部鼓脹,但因沒有疼痛等不適症狀,因此未就醫治療。日前上網查詢發現,疝氣只能以開刀治療,無法靠吃藥治癒,於是接受腹腔鏡疝氣手術治療,住院3天即順利出院。
醫師提醒,疝氣患者開刀治療後復發率極低,宜及早治療,否則等到腸子塞住,即需緊急開刀,切除壞死的腸子,甚至有引發腹膜炎導致敗血症的危險。
69歲的李先生表示,年輕時因為工作需要,常要搬重物,去年發現右下腹部有鼓脹的現象,日前有親友介紹治療疝氣偏方給他,先生懷疑療效,上網查詢 相關資料後,發現光是吃藥,無法治癒疝氣,因此到大林慈濟醫院就醫,檢查確認除了右側疝氣外,左側也有輕微疝氣,與醫師討論後接受腹腔鏡手術同時處理雙側 疝氣,術後順利恢復健康。
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李政鴻醫師表示,疝氣發生原因分為兩種,一是先天問題,即出生時睪丸自腹部降至陰囊的通道未自然閉合,導致腹腔內的腸子循著 通道掉入陰囊內;另一種則是腹腔壁的脆弱處因老化而喪失彈性,只要一咳嗽、用力,腸子就會跑到陰囊內,輕度的疝氣患者會覺得下腹部突出一丸,鼓鼓的,但只 會覺得悶悶的,不會感覺疼痛,通常休息時就會縮回去。
由於患部不會痛,有些患者一拖十幾年,腹部鼓起一大塊,甚至影響日常活動,卻遲不就醫,等到小腸卡在陰囊內,引發劇烈疼痛,需緊急開刀,否則可能造成小腸壞死、腹膜炎,甚至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
李政鴻表示,目前疝氣治療除了傳統手術外,部份病患也可採取傷口較小的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復原速度較快,也較不容易疼痛。像李先生這樣有雙側疝 氣的患者,若使用傳統手術,需要兩邊都動刀,傷口大,術後較疼痛,而採腹腔鏡手術,則可利用三個小傷口同時處理雙側疝氣。手術以網膜撐住脆弱的腹膜,術後 復發機率低,不過仍會建議患者改善生活方式,以避免復發。
他強調,腹腔鏡手術需全身麻醉,並不是每個病人都適合採用,例如年紀較大,體質較弱,麻醉風險高的病患較不建議使用。此時仍建議採用傳統手術治療,只需半身麻醉,傷口也僅5至7公分,便可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