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年男子,偶然間在皮膚上注意到一些大小不一致的 黑色斑,不痛不癢,因擔心是黑色素細胞癌或肝腎出現問題,導致皮膚的病變,而到皮膚科門診求醫。經醫師詢問,患者在前陣子因尿酸發作而腳踝腫痛,到藥局買 止痛藥,服用了3、4天後,因為疼痛緩解就自行停藥,而就在那一段期間背部有發癢過幾天就好了,當時並不以為意,最近家人發現到他的背部皮膚有數個色素沈 澱的病灶。
成大醫院主治醫師林子凱說,這位患者的皮膚病灶為「固定性藥物疹」;在皮膚科的領域裡,藥物所引發的許多不同皮疹,有時會讓人誤以為是一般皮膚炎,而忽略是藥物所引起的「藥物疹」。
林子凱表示,固定性藥物疹常發生在皮膚及黏膜,如軀幹、手、腳、唇部、或生殖器,通常在服藥30分鐘至數小時內,產生明顯邊界的圓形或卵形的紅斑,通常有 癢感或刺痛感,之後病灶中央逐漸變成灰色、紫色或褐色,可能形成水泡或糜爛。病灶消失後,常留下暗褐色的色素沈澱。但值得注意是,如果之後再使用該種過敏 的藥物,出現的過敏病灶會在患者原先發作的位置再次發生,所以才叫作「固定性藥物疹」。
如果一直反覆使用,過敏反應會愈來愈厲害,發生明顯的水泡,此時皮膚會有類似多處燙傷的皮膚病灶,此時就稱作水泡性固定性藥物疹,嚴重時甚至得在加護病房 治療。嚴重的水泡性固定性藥物疹,在臨床上會類似史帝文強生症候群的嚴重藥物過敏反應。必要時得用皮膚病理組織切片檢查來作鑑別診斷。常引起固定性藥物疹 的藥物,包括抗生素、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消炎止痛藥)、鎮靜劑、緩瀉劑等幾大類。
治療上,主要是傷口的照護,避免感染,可以適時地使用類固醇來減輕發炎反應;另外最重要的是請民眾記住導致過敏的藥物名稱,以後看病時一定記得告知醫師,避免再服用同一種藥,以防再次發作。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蔡清欽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2&CID=173734,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