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疼痛醫學會今天啟動內臟疼痛全球防治年,並表示內臟疼痛需要治療,若不妥善處理,可能危及生命,如心絞痛。
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每年10月啟動全球推動疼痛防治年,即日起到明年10月止主題是「內臟疼痛防治(Against Visceral Pain)」活動,希望全球關注內臟或其周遭部位的疼痛。
台灣疼痛醫學會說,內臟疼痛困擾許多人,從急性的膽囊炎、腸阻塞、經痛、胃潰瘍、腸躁症,到慢性的持續慢性胰臟炎、間質性膀胱炎、骨盆腔疼痛、癌症內臟轉移,痛起來椎心刺骨,長期可能焦慮沮喪、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
台北慈濟醫院疼痛科主任李俊毅說,內臟疼痛是內臟本身受到剌激時產生疼痛,病人常形容是一種鈍痛、酸痛、燒灼痛或絞痛。
李俊毅說,內臟疼痛症狀有4個特點,「定位不準確」,這是內臟痛最主要特點,如腹痛患者無法指出明確痛處。「發生緩慢」,疼痛常呈漸進性增強,持續時間較長,但有時也可迅速轉為劇烈疼痛。
李俊毅說,「不一定都和受傷有關」,有時可能是器官功能上的問題。「有時會伴隨著轉移痛」,如心絞痛也常伴隨左肩疼痛。此外,有時也會有噁心、發熱、全身不適和情緒上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
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洪至仁說,有些內臟疼痛休息一下、睡個覺、不需要看醫生就會好,不過,有些內臟疼痛是危急警訊,如心絞痛,急性闌尾炎或胰臟炎所引發的腹痛,如果不妥善且及時處理,可能危及生命。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中央社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中央社/記者 龍瑞雲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212190282-1.aspx,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