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進步,台灣早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六十五歲以上的髖部骨折更是稀鬆平常。以下將為大家剖析,如何面對家人發生這類骨折,包含如何治療以及術後復健治療等問題。
日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收治一名103歲老太太,因身體不適跌倒,經檢查為髖關節的股骨頸骨折併有泌尿系統細菌感染,陽院區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高鈞彥與家屬解釋手術風險與利弊後,病患與家屬決定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病患入院後,先給予抗生素治療泌尿道感染,之後再接受骨科團隊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整個手術過程僅失血150cc,術後病患也可用助行器下床活動,開始復健治療。
高鈞彥表示,一般來說,發生髖部骨折的原因很多,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是意外性,例如絆倒、滑倒、踩空等意外,通常比較單純。第二種則是病因性,例如突然的中風、心肌梗塞或其他潛在內科疾病所引發的身體不適導致骨折,這種病患較為複雜,治療難度也比較高。他提醒,如果術前能越詳細提供患者的健康情形,則越有利醫護人員於短時間內精確的掌控病患狀況。
高鈞彥指出,除了身體過於孱弱,無法承受麻醉以及手術壓力的病人以外,其他所有病患只有一條路,就是儘早接受手術治療,越晚接受手術對病患越不利。
然而民眾的疑慮是,患者年紀大,慢性病纏身,傷口是否會感染...等。追根究柢其實家屬是要醫師ㄧ個保證,醫師也許無法給予百分之百的承諾,但是絕對要讓病患及家屬感受到十足誠意,願意安心接受手術治療。
高鈞彥呼籲,倘若不接受手術,會有以下併發症:
1. 因為疼痛,病患大多不敢移動身體,臥床久了,可預料到褥瘡便接踵而來。
2. 光是清潔身體就是一件大工程,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因清潔衛生不易所引發泌尿系統感染
3. 病患為了減少移動身體,自然會減少進食喝水,營養不良的健康狀況將更無法與病魔對抗,還不包括血糖血壓起伏、腸阻塞、肺炎、壓力性消化道潰瘍,甚至出血等,一個接著一個恐怖的併發症。
根據統計數據,發生髖關節骨折的長者,一年的粗死亡率約為30%,也就是說,10個病人裡將有3個病人會失去生命,如不接受手術,所面對的死亡率可想而知。(>30%)
高鈞彥指出,髖關節手術後的復健計畫,在接受髖關節手術之後2~3日,疼痛可容許範圍內,就可以立刻開始進行復健治療,初期以活動關節為主,患肢暫時不負重,通常於一週內便可以使用助行器自行走到廁所完成個人的清潔衛生,後期大約術後1個半月開始,慢慢增強肌力訓練及行走練習,逐步脫離助行器和拐杖,術後3個月就大約可以回復到術前狀態。
醫師期待患者及家屬能在術前儘可能的全盤瞭解治療計畫,唯有在術前雙方充分溝通,分享彼此資訊,讓醫師能無後顧之憂地去治療,病患才有可能得到對自己最有利的醫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