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王惠鈞與生化所研究員孟子青組成的研究團隊解析大腸癌的分子結構,本月14日刊登在國際期刊「科學訊息傳遞(Science Signaling)」,並選為當期封面文章。
根據衛服部資料,大腸直腸癌連六年蟬聯我國癌症人數第一名,平均每50人就有一人得到大腸癌,每天新增24名新病患。
孟子青表示,大腸癌惡化過程中最具殺傷力的致癌基因之一即為「核苷酸轉化酶Ras」,如果突變會引發一連串酵素反應,促使癌細胞不斷的分裂;其中,酵素p38γ如果被抑制,癌細胞將漸漸失控而惡化。
孟子青說,以往學界推測,在Ras點突變的癌細胞中,p38γ可以被另一種酵素PTPN3辨認,進而抑制p38γ,但都未被證實。研究團隊運用創新技術整合平台,解開癌細胞的蛋白質結構,確認p38γ與PTPN3確實存在,而且PTPN3像個獵人,p38γ是PTPN3的獵物,兩者共謀後,造成癌細胞分裂擴散。
論文第一作者陳愷恩博士表示,這次研究中所採取研究方法是充分運用傳統結構生物學的分析利器—「X光結晶繞射法」,結合近期的新技術「小角度X光散射線法」和「化學交聯結合質譜鑑定」技術,才能在動態的蛋白質活動中瞬間拍攝,定位出調控p38γ被抑制的關鍵區域。
王惠鈞表示,已與北醫合作提供大腸癌檢體進行研究,希望未來能設計出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自由時報/記者 湯佳玲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45378,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