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祐、張翠芬/台北報導】
「華法林」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口服抗凝血劑,每年病例數百萬人,但使用劑量因人而異,過猶不及都會危及病患生命安全。台美日等九國組成跨國研究團隊,突破現有以種族作為藥劑用量參考的療法,透過基因鑑定發展出精確的用藥劑量預測公式,以病患基因型作為醫師用藥標準。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昨日出刊的國際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論文主要撰寫者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助技師李明達強調,「有了這個公式,醫師就可以知道病人是否對『華法林』較敏感,調整劑量多寡。」中研院生醫所長陳垣崇則表示,各國科學家已有共識,未來會免費提供這項預測公式給各國應用在臨床治療,展現科學研究的無私。
參與研究的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二科主任溫明賢表示,抗凝血劑「華法林」 (Warfarin)是預防血栓最常用藥物,通常用在深部靜脈栓塞、肺動脈栓塞、心房顫動或曾做過心臟手術、裝了人工瓣膜的病人。
醫師開藥給病患時都怕怕,因為很難拿捏劑量,過去一直憑經驗法則。但劑量太高,易大量出血導致中風;不足則易出現血栓而併發心肌梗塞等風險。
陳垣崇領導的台灣研究團隊在二○○五年發現,VKORC1酵素的基因型差異對「華法林」劑量控制具關鍵性影響,引起國際矚目後,台灣、巴西、以色列、日本、南韓、新加坡、瑞典、英國和美國等九國科學家決定組成「國際華法林藥物遺傳學協會」,研究VKORC1三種不同基因型與用藥劑量的藥物傳學相關性。
研究團隊自二○○六年底開始,九國、廿一個研究團隊蒐集全球五千七百位固定服用「華法林」的病患醫療效果及血液樣本,從病患VKORC1基因型、身高、體重、年齡和用藥劑量等因素,發展出藥劑用量預測公式。
李明達說,醫師採血鑑定病患VKORC1基因型後,利用公式五秒內就算出最適合的藥劑用量,不必像過去「亂槍打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