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癌症中心主任侯明鋒今天發表一項小分子口服標靶新藥療效,晚期乳癌患者紀姓婦人為療效現身說法,並展示收藏兒子為她寫下的許願竹柬「希望媽媽不要死」,場面溫馨。
37歲的紀姓婦人是乳癌第四期患者,育有兩名小兒子,分別是3歲與7歲,去年1月,紀媽媽還在為小兒子哺乳時,發現靠近肋骨的胸前部位出現凹陷,經檢查才知竟罹患乳癌,手術後又發現肝指數不斷飆升,經檢查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
經一連串化療及針劑標靶藥物治療,去年10月,紀媽媽的右眼漸漸睜不開來,頭也時常劇烈疼痛,徹底檢查後發現,癌細胞再次轉移到她的腦部。
「老天爺要我的命,為什麼不一次拿走,卻要一步一步地折磨我」癌細胞一再轉移,讓紀媽媽的情緒一度承受不住,但因對孩子的不捨之情,讓紀媽媽很想努力活下去。
無助的紀媽媽知道,一旦癌細胞轉移到腦部,剩下的時間就不多了,正面臨無藥可醫的她,剛好遇到新式的乳癌口服標靶藥物正通過台灣衛生署核准上市,當醫師告訴她有新藥可以治療,她當下的反應「都轉移到腦部了,竟然還有藥可以救?」
隨著慢慢治療,頭痛的症狀幾乎都消失了,現在她每天接送小孩上下學,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這種旁人看似平凡的生活,對她來說卻是多麼寶貴與幸福。
「希望媽媽不要死」剛學會注音符號的兒子,去年在許願竹柬上寫下他害怕與媽媽生離死別的恐懼,紀媽媽展示這份竹柬心裡依然感動。
侯明鋒表示,乳癌新增病例仍在持續成長中,但年齡卻持續下降,儘管年輕化的趨勢早已在全世界發酵,不過亞洲人年輕化的趨勢卻高出許多。
侯明鋒呼籲,全國婦女定期檢查乳房,加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觀念,因為一旦癌細胞轉移,治癒率降低,對正值30-40歲的女性來說,恐將帶給家庭莫大的衝擊,畢竟此時她們都是家庭的重要支柱,也是孩子與先生的最大依靠。
他指出,新式乳癌標靶藥物屬於口服的小分子酪胺激(酉每)抑制劑,突破過去標靶治療瓶頸,可藉由小分子特性進入細胞內阻斷刺激癌細胞快速分裂的ErbB2訊息傳遞路徑,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
侯明鋒解釋,兩者標靶的作用位置不同,以過去單株抗體標靶藥物來說,就像守在城門外的衛兵,儘管戒備森嚴,仍可能會讓經過特別喬裝過的敵人進入城內;但新式口服劑型標靶藥物就像在城內直接將敵人可能進入的城門直接關閉,就算敵人特別喬裝也無路可進,提升打擊癌細胞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