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惠宜/台中報導】
中醫穴位按摩一共分腦部、背部、腹部三套手法;其中背部與腹部的兩套手法,簡單易學,即使沒有專業背景的父母,也可以按表操課,一方面增進親情,也讓自家寶貝身心與智力發展「高人一等」。
台中醫院中醫師邱瓊慧指出背部按摩採的是捏脊法,適用於一般孩童,因為按壓的穴點是背脊兩側的膀胱經,對應到體內多種臟器,可提升孩子的臟腑機能,更可以強身健體,尤其適合有過敏體質及發展遲緩的孩童。
操作時嬰幼兒採俯臥位,父母位在孩子足邊,拇指在前,食指在後,沿脊椎兩側肌肉,由腰臀部往肩部方向提捏皮膚,手法先輕按再提捏起皮膚約二到三秒,再往上慢慢移動。
三歲以下捏二到三遍,三歲以上可推三到七分鐘。這個手法藉由刺激膀胱經上的背俞穴,直接達到調整五臟六腑的機能功效。
另一種,是腹部按摩的手法,按壓腹部肚臍水平線上的帶脈。帶脈位在腹部,肚臍水平線上的一條經絡,環肚腰一圈。
按壓時嬰兒採平躺姿勢,父母位在嬰兒足邊,食指與中指併攏,以指腹輕按腹部帶脈,避開肚臍,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皆可。這個手法可以改善腸胃蠕動,特別適合容易腹瀉、腹脹或便秘的孩童。
這兩種小兒推拿手法可以用在任何年齡的孩童身上,初生嬰兒至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也都適合。
邱瓊慧建議,推拿前最好先輕輕局部按摩,讓孩子肌肉放鬆、也能減少恐懼,推拿部位應先塗上滋潤乳液,且在進行嬰幼兒推拿手法宜輕、宜緩,剛開始時先輕按,視孩子反應再慢慢稍加力道;推拿過程中須時時注意孩子的反應,若出現煩躁不安或哭鬧的表現時就先暫停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