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症狀,非常的令人難以忍受,每當在夜闌人靜的夜間正準備要就寢的時候,這時耳邊就傳來細微的聲音,如蟬鳴聲,如抽水馬達聲,如水流聲,持續而不間斷,這就是惱人的耳鳴。
惱人的耳鳴是一種自覺為主的症狀,為頭部與耳朵內的噪音感,其所發出的聲音是身體內的內源性聲音,而不是外耳所收到的聲音。
造成耳鳴的病因很多,有些並不清楚,但若非自覺性的他覺性(他人可聽到)耳鳴則是因血管或肌肉疾患造成的脈動性耳鳴和痙攣性耳鳴,自覺性耳鳴則大部分與聽覺器官傳導路徑有關,如外耳疾患(耳垢或外耳炎)、中耳疾患(中耳炎,耳骨硬化,耳膜破裂)、內耳疾患(老人聽障,梅尼爾氏症),或嚴重之鼻咽癌,聽神經瘤,腦血管硬化等均會造成耳鳴。所以有了耳鳴的症狀,就必須尋求耳鼻喉科醫師作檢查。
對於惱人的耳鳴症,中醫認為暴鳴(突然發生耳鳴)為實症,久鳴則為虛症。清代名醫金子久先生在<耳鳴析>文章中說:「內經云,腎開竅於耳,腎虛則耳鳴。」又說:「心、肝、膽竅亦附於耳絡,心陽亢、膽火熾,亦有耳鳴。」所以耳鳴症的中醫病因病機上,則是因為腎水不足不能涵養肝木,或是肝膽火旺上擾於耳竅,或因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蒙蔽於耳之聽宮所造成。還有的是傷寒邪熱外感侵襲耳絡而暴發耳鳴,甚至會造成眩暈者,乃是氣火上充,外邪侵襲耳竅所致。
耳鳴是內耳綿綿不休的耳內鳴聲,但有一些人,其鳴聲自頭腦內而發者,中醫稱為腦鳴,而若聲音大如雷鳴,古人又稱之為雷頭風。
不論是耳鳴或腦鳴,長期的不癒,很容易造成聽力的衰退,會有耳聾之虞。所以在耳鳴的治療中,中醫認為暴鳴須疏解風熱,緩肝陽,息肝風,久鳴則須要滋榮腎水,涵養肝木而改善。
改善耳鳴年久不癒的藥膳「益耳止鳴湯」源自於李東垣先生於「東垣得效方」中之益氣聰明湯加減,可滋腎水,養肝陰,清熱和血,使清陽升,九竅通利,耳聰目鳴。煮法如下:
1.藥方組成:生黃耆三錢、潞黨參三錢、粉葛根五錢、生白芍三錢、本黃柏錢半、綠升麻錢半、黑元參三錢半、蔓荊子三錢、肥知母三錢、炙甘草二錢。
2.食材:排骨1斤,薑三片,素食者可用百頁、素火腿、杏鮑菇等食材代替排骨。
3.煮法:將藥材以過濾袋包好,同用食材加入1,500毫升水,燉煮至食材熟軟,即可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調味料後食用。
4.養生提示:耳鳴症是很不容易治療的症狀,必須要長期調理。除了藥食之外,有耳鳴者,日常生活須注意,飲食不可太燥,睡眠不宜太晚,情志五極需和緩,才能使治療效果更好。
5.說明:李東垣先生為金元四大醫家之一。其學術上認為人體內在元氣充足,則疾病無以發生,而元氣充足與否,尤賴後天脾胃的健旺。故寫下「脾胃論」一書,為「補土派」名醫。
補養脾胃可增強元氣,(即指免疫功能),而避免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