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所博士班學生楊如璇,在校內推動「周一無肉日」已經半年多,這學期她更推動周一午間會議訂購蔬食便當等減碳觀念。楊如璇說,減碳是趨勢,也是對地球友善,但她也坦承,校園內餐廳對於推動「周一無肉日」都很排斥,餐廳供廳的餐食少了點肉,學生也會哇哇叫。
對減碳環保議題相當熱中的楊如璇,在去年八八水災後即開始籌畫推動無肉日活動,並在去年九二一起實行,剛開始透過「無肉日台灣平台」及BBS站推行,並在交大校園進行連署,她只有一個願望,大家少吃肉吧。
博士生楊如璇發起 響應減碳
楊如璇表示,這個觀念是由IPCC主席帕卓里博士率先提出,對抗氣候變遷最輕而易舉的事,就是少吃肉,因此她起而力行,並希望影響到他人。
但要學生配合真的很難,很多學弟妹向她表示,他們知道減碳的重要,但吃素好像跟宗教比較有關係,他們認為,吃肉的人一樣可環保,可在別的地方行動啊。
因此,為了宣傳理念,她開始招募志工宣導少肉減碳並發起連署,先在校內推動「周一蔬食日」,即每周一的午餐以蔬菜或其他食材替代,以蔬果代替肉類主食,少肉多菜,她強調,不吃肉並非就是要吃素,大家只要少吃肉就可達到減碳目的。
建議少肉多菜 餐廳不願配合
她說,推動無肉日的確不容易,她曾向餐廳建議,配合無肉日,能否不提供肉食,卻得到餐廳經理無奈的否定回應。
原來,學生們就是愛吃肉,有時候餐點的肉量少了一點,學生就會哇哇叫了,何況若是不提供肉,那種後果連餐廳經理都不敢想像,而且餐廳評鑑都是學生在打分數,沒人敢為了配合無肉日而拒供肉食的。
再者,許多學生都誤會不吃肉就是吃素,吃素一來選擇少,二來吃素比較貴,大家都不願配合。其實,大家只要不挾肉就好,無肉與素食完全不是等號的,只要從第一餐開始做起,就是為地球友善,對自己的後代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