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全小姐超愛喝酒,每天把啤酒當水喝,年紀輕輕就骨頭壞死,兩邊髖關節全換成人工關節,近來因發生車禍演變成骨髓炎,差點要截肢。
台中慈濟醫院骨科主任陳世豪說,酒精會傷害血球和血管內壁,發生血管阻塞,養分和氧氣沒法送到股骨,長久下來造成壞死;當壞死的骨頭撐不住體重,漸被壓垮,就會破壞整個體關節面。
全小姐是布農族原住民,她說:「從小親朋好友都愛喝酒呀,沒有人覺得不好!」她讀國中時就開始喝,小米酒、米酒頭或高粱都喝過;國中畢業未升學,做粗重的搬運工作,耗費極大體力,又累又熱之際喝上沁涼啤酒,感覺很舒服,因此養成「把啤酒當開水喝」習慣,每天喝數瓶,甚至1打。
數年前她覺得髖骨疼痛不已,到醫院檢查,發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那時她才26歲,「我覺得人生完了!」醫院安排她開刀,把兩邊的髖關節換成人工關節。
但全小姐並未因此戒酒,仍繼續喝,有天酒醉駕車撞樹,因骨頭不好,衝撞造成開放性骨折,躺了兩個月。
因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她只好又去工作,身體未復原卻過度使力,沒多久發現右大腿和左小腿發炎化膿,無法走路,一度被宣布要截肢。「我再也不敢喝酒了!」全小姐這才嚇到,決心戒酒。
陳世豪檢查發現,她右大腿感染後壞死,股骨已形成大量缺骨,必須使用骨頭銀行的捐贈骨,才能重新站起來。前後開3次刀,清瘡、固定後再裝上捐贈骨,過程艱辛,但不再發炎、拿拐杖,她終於開心地笑:「可以再走路,真好!」
陳世豪說,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較常見是大量飲酒,或長期使用類固醇後,患者在1、2年內會有大腿痠痛、跛行、長短腳,到最後髖關節僵直、行走困難,功能每況愈下。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