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傳言,說藥水吸收比較快,所以藥效比藥錠好,但事實上,專業藥師的解答是,藥品才是有療效的,至於吸收方面,液劑和錠劑其實是沒有差別的。
醫師處方的藥物或是市面上銷售的保健食品其種類很多,錠劑、膠囊、粉劑、液態藥水等型態更是千變萬化,一般人的觀念中,似乎液態藥水最容易被人體吸收且藥效也比其他劑型好,亞東醫院藥劑部組長王明賢藥師表示,其實不然,口服藥品劑型的不同只是針對藥品本身的特性所設計,在相似的生理狀況與環境條件下,藥效不會因為藥劑型態而有明顯的差別。
每種藥物都有其特性,不見得都適合製作成藥水或粉狀,設計成哪一種藥劑型態主要得看藥品本身特性而定,如果這項藥品具是可溶性,才有可能製作成水劑或懸浮液劑;另外,針對特殊族群,如兒童或老人,為了讓藥物更容易服用或是給藥劑量精準,可能會將藥物製成藥水。
有很多的因素會影響口服藥物的吸收,如劑型、溶解度、酸鹼值、結晶型與鹽基等因素,在相同的條件下,同成分藥物的吸收程度會類似,可是,如果藥物作成口服錠劑,因錠劑需要在人體腸胃道內崩散之後才能有效地與腸胃道黏膜接觸,藥物才能開始被吸收利用。
而藥水是液態的關係,有效成份暴露在腸胃道的總表面積比較大,就吸收速度來說,藥水被人體吸收的速度可能會比錠劑快。但如果該藥物成分的身體可用率相似,換句話就是指其能被身體吸收的比例是固定的,不管藥物做成何種劑型,藥物吸收進入體內的有效濃度應該會相同,因此,發揮藥效的程度不會有明顯的差異。
不少人對於服用藥品或保健食品的時間有所疑慮,到底是空腹好吸收?還是飯後服用才對?王明賢藥師表示:針對大部分的藥物來說,空腹時服用可能較不易受食物影響,所以建議空腹使用,但還是得遵照藥品的特性與作用而定。
有些藥物就是希望透過食物的影響來增加藥物的吸收,或是其藥理作用跟食物有直接的相關,就會建議病人隨餐服用;另外,有些降血糖藥品需要與餐點一起發揮作用,則會希望隨餐或飯後服用,某些降血糖藥物需要提早進入身體內「暖身」,便會建議飯前30分鐘服用。
但不論是藥品或保健食品,都會因為特性或作用的不同,在服用的時間點上有所差別,民眾有任何疑問時,可詢問專業醫藥人員,來確保吃進肚子裡的藥品或保健食品得以發揮最大功效。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NOWnews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NOWnews http://www.nownews.com/2010/05/19/327-2604918.htm,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